说明校园招聘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校园招聘的组织与实施步骤。
(1)校园招聘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①企业在组织校园招聘时,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a.领导不重视。很多企业在进行校园招聘前准备不足,对本企业及招聘情况介绍简单或不予介绍,使学生无法了解企业。
b.招聘人员的错误观念。有些招聘人员在面对学生时,对待学生态度傲慢,到场不守时、回答学生提问不耐烦、言语不礼貌等。
c.招聘人员素质不高。不仅没有把企业情况介绍清楚,而且回答不好学生的提问,造成现场气氛沉闷,投递简历的人数骤减。
②筛选应聘人员相关材料时,应注意避免出现以下三种问题:
a.淘汰大多数投档者。这样虽然减少了下一步的劳动量,但很可能将优秀的学生遗漏,应按所招人数确定一个适当的比例,在后续的选拔工作中逐步挑选。
b.过分看重专业、分数及学历。
c.可能出现的某种歧视,主要有性别歧视、生源歧视等。
③在校园招聘中组织笔试时,应当注意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a.简单地把笔试成绩作为筛选依据,很有可能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因此企业不应单纯依据笔试成绩,还应结合面谈时应聘者的表现来决定取舍。
b.笔试题目的难度把握不准。
④在校园招聘中进行面试时,应当注意防止以下几种情况的发生:
a.招聘人员无法胜任面谈工作。因为学生在资历方面都差不多,不能够依据其工作经历做出判断,招聘人员要在较短的时间里鉴别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人才是比较困难的。
b.面试内容不确定。面试过程中不要循着学生的简历等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提问,招聘面试者应根据岗位的资格要求多提一些有关行为描述式的问题。
c.滥用压力式面试。在招聘毕业生时,最好使用非压力式面试,使学生能正常发挥,展现他们的能力。
d.不切实际地自夸。在校园招聘中,盲目夸大企业和岗位的优点,会产生比较低的职业满足感和比较高的流失率。
(2)校园招聘的组织与实施步骤
①准备工作
a.编制、印刷介绍公司概况及进行本次校园招聘情况的手册。可根据企业自身的风格、要求等决定手册的内容和规格。
b.选择学校和专业。根据企业自身的规模、发展阶段、薪酬水平、需求专业、需求的人才层次、企业社会形象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招聘院校。
c.组成招聘小组的方式。企业可能会采取两种形式组织招聘小组。一种是只组织一个招聘小组,这个招聘小组在国内若干所不同的院校流动招聘。还有一种方式是组织若干个招聘小组,同时奔赴不同院校进行招聘。
d.招聘小组人员的组成。应包括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需求人才部门的主管人员、了解学校情况的人。
②校园面试题目的设计
企业进行校园招聘时,应准备好几组面试考题,因为校园的学生进入企业,通常必须从基层做起,因此,面试通常要达到的目标也比较简单,只是测试学生的知识面、应变能力、素质和潜力,对于社会阅历、工作经验、组织和领导能力等可以暂不加考察。
③校园招聘的具体实施
a.向学校相关部门的领导、老师了解应聘学生的在校表现。
b.初步筛选,确定初步入选的应聘者的联系方式,并决定招聘意向。
c.进行讨论、比较,初步确定录取人选。
如果招聘小组中包含有权决定录用的领导,也可以与某些特别中意的学生签约,以免他们被别的企业挖走。
E公司是一家技术领先的制药企业,最近为研发人员重新设计了薪酬模式,基本工资比例调整到员工收入的80%左右,薪酬等级由过去的8个合并为3个,每个薪酬等级的薪酬幅度大大增加,改变以往仅靠职位晋升获得薪酬增长的方式,研发人员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得薪酬提升,一是通过职位晋升,二是通过技术能力的提高。另外公司还为研发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培训机会,并将培训成果在工作中的体现作为薪酬提升的重要评价因子。
请根据上述情境,回答以下问题:
(1)该公司薪酬调整后,研发人员的职业生涯路径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对公司而言,这种职业生涯路径的优势是什么?
(2)作为技术领先型企业,公司针对研发人员的培训存在哪些难点问题?
压力源的组织因素包括有( )。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培训成果转化中的主要职责体现在( )。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评价与控制过程包括( )。
通常情况下,( )。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
关于立即排除法和轮流比较法两种审核应聘申请表的优劣,正确的是( )。
依据福利选择的灵活性,可以分为( )。
企业推行领先型薪酬策略,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以下一些问题( )。
企业战略的基本特点中( )是动态的、随机可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