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材料二高中物理某教材中关于“超重与失重”的部分内容如下:

活动

如图3-6—1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物,用手提着弹簧测力计,使重物在竖直方向上做多种方式的运动。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黑钻押题,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黑钻押题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黑钻押题,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黑钻押题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已学过匀变速直线运动以及牛顿运动定律的相关内容。

任务:

(1)简单描述超重与失重现象。(4分)

(2)根据上述材料所给内容,完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或叙述式等)。(24分)

答案:
本题解析:

(1)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现象。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现象。

(2)教学设计:

超重与失重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超重与失重现象;会判断超重、失重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产生超重与失重现象条件的过程,理解物理规律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养成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超重与失重现象。

教学难点:超重与失重条件的判断。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台体重计并提问:体重计是用来测量什么的

生:体重计是用来测量体重的,也就是人的质量。

教师请一位学生上来用体重计测量其体重,提出问题:体重计测体重的原理是什么(教师强调静止状态)

生:二力平衡。

师:很好。

教师播放视频:将体重计放到电梯里,随着电梯运动,体重计示数发生了变化。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质量会不会发生改变体重计的示数为什么会发生改变呢

师:好,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超重与失重。

教师板书——超重与失重。

【设计意图】用生活实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

环节二:新课讲授

师:大家先对人和体重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我们来回顾一下体重计的原理。

生:人受到重力和体重计的支持力,体重计受到人的压力、重力及地面的支持力。

师: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人受到的重力G等于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静止或者匀速运动状态)。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体重计的压力F'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当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发生改变时,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F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体重计的示数就发生了改变。这就是体重计的原理。

教师板书——原理:体重计是通过测量物体对体重计的压力来测量物体的重力。

【设计意图】在这一节会涉及很多受力分析问题,通过回顾,让学生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进行回顾,为接下来的实验打好知识基础。

师:还有两个概念需要大家了解一下——实重与视重。人在静止时实际的重量即为实重,体重计上显示出来的示数即为视重,二者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设计意图】区分视重和实重,避免概念的混淆,为接下来的讲授做准备。

师:大家从字面上理解一下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刚刚在电梯运动过程中,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在电梯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的过程中大于人的重力.这就是我们物理学中的什么现象

生:超重现象。

师: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在电梯减速上升和加速下降的过程中小于人的重力,这就是我们物理学中的

生:失重现象。

教师板书——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超重、失重的条件判断。

请学生用手提着弹簧测力计的吊环向上、向下变速运动,并记录其示数大小的变化。

大家分析下受力情况。(注意选取正方向,这里我们选支持力的方向,也就是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

生:体重计,F-mg=ma。超重现象——(F>mg)——a<0;失重现象——(R<mg)——a<0。

师:很好。

教师板书——超重现象产生条件:a向上:失重现象产生条件:a向下。

环节三:巩固提升

教师提问:

1:超重和失重现象的产生和物体的速度有没有关系呢

2:超重、失重是不是就是物体的重力改变了呢

生:与速度没有关系;不是实重改变,而是视重改变。

【设计意图】这两个问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易错点,问题1通过提问讨论以及教师分析,让学生对于超

重、失重的条件更加明确;问题2是让学生知道超重、失重不会改变物体的实际重量。

环节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作业:判断下面各运动形式产生的现象是超重现象还是失重现象

1.飞机的起飞阶段

2.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3.过山车由最低点加速上升阶段

4.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

5.物体做平抛运动或者斜抛运动

【设计意图】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更新时间:2022-10-17 00:44
纠错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有“泥土诗人”之称的诗人是()。

  • A.臧克家
  • B.田间
  • C.艾青
  • D.许地山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将下列各项按所表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是( )。

①不惑②垂髫③花甲④加冠⑤而立⑥古稀⑦半百

  • A.②④①⑦⑤③⑥
  • B.④②③⑥①⑦⑤
  • C.⑥⑤③②④⑦①
  • D.②④⑤①⑦③⑥
查看答案
单选题

1931年,一位给人们带来光明的科学家重病的消息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个小时就对外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这位科学家是( )。

  • A.瓦特
  • B.法拉第
  • C.爱迪生
  • D.爱因斯坦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明朝初年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 A.增设军机处
  • B.采用三省六部制
  •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 D.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 B.察举制
  • C.科举制
  • D.行省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乐器“缶”的制作材料属于( )。

  • A.革
  • B.土
  • C.石
  • D.竹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莫扎特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塑造了第三等人物()的形象。

  • A.理发师费加罗
  • B.园丁安托尼奥
  • C.伯爵
  • D.法官库尔济奥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数九寒天下大雪》是下列哪部歌剧中的歌曲?()

  • A.《刘胡兰》
  • B.《洪湖赤卫队》
  • C.《江姐》
  • D.《小二黑结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的原名是()。

  • A.《阳关三叠》
  • B.《潇湘水云》
  • C.《夕阳箫鼓》
  • D.《高山流水》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

  • A.感受与体验
  • B.前人经验
  • C.记忆的内容
  • D.信息及其组织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