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拟招聘一名技术工人,在众多应聘者中,老王脱颖而出,原因是在面试过程中,老王对工作充满热情的态度打动了总经理,总经理相信老王在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事实也证明了总经理的判断。
1年之后,老王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但是由于经常需要出差,老王萌生了离职的念头,总经理得知之后,委派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对其进行挽留。
1.根据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在行为与态度不一致的情况下,人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老王不愿意经常出差,于是希望离职,老王所采用的这种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实际上是哪种方法?请给出原因。
2.人力资源部门主管试图让老王相信,现阶段的工作虽然需要经常出差,但是对其经验的积累和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人力资源部门采用的这种减少老王认知失调的方法实际上是哪种方法?请给出原因。
3.试述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
老王所采用的这种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实际上是改变行为的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包括:(1)改变态度;(2)增加认知;(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4)减少选择感;(5)改变行为,即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本案例中,老王不愿意出差而选择了离职,属于改变自己行为的方法。
2.
人力资源部门采用的这种减少老王认知失调的方法实际上是“改变认知的重要性”。具体分析如下:
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的认知变得不重要。本案例中,人力资源部门通过让老王了解到出差会给其带来更多经验,并对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使得老王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3.
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我们经常从他人的态度来预测其行为。但是,态度与行为之间并非一对一的关系,态度只是一种行为倾向,它并不等于行为。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在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时候,首先应该看看态度是指向一般群体还是特殊个体。许多研究者发现,态度的特殊性越高,其预测行为越准确。
(2)时间因素。时间因素也影响我们用态度预测行为的准确性。一般说来,在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不可知事件改变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可能性越大。
(3)自我意识。内在自我意识高的人较为关注自身的行为标准,因此用他们的态度预测行为有较高的效度;而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比较关注外在的行为标准,所以难以用他们的态度对其行为加以预测。
(4)态度强度。与弱的态度相比,强烈的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更大。但是怎样才能使态度变强呢?戴维森发现,对态度对象仅仅要求更多的信息就足以使人们态度的强度增加。增强态度的另一个途径是让某个人参与到态度对象中来,让人们参与某些事情是增强其态度的有效手段,反过来我们也用人们的参与来预测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
(5)态度的可接近性。态度的可接近性指态度被意识到的程度,越容易被意识到的态度,对我们来说它的可接近性就越大。一般说来,来自直接经验的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大,就是因为这类态度的可接近性大。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金融发展需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
现代租赁机构不仅成为金融机构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且与银行、保险、证券一同构成现代金融业的四大支柱。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保障。
咨询业务不属于金融服务类中间业务
( )属于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进展。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附件的内容,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包括下列( )类型机构。
金融服务实体至少包括( )方面的内容。
金融创新主要包括( )。
( )属于我国现代化支付清算体系。
对中国银行建立专门的企业金融服务平台,描述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