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材料:下面是刘老师在“世界表层洋流分布”一课中安排的学生活动
材料:
下面是刘老师在“世界表层洋流分布”一课中安排的学生活动。
读教材“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北半球冬季)图”,要求学生熟悉洋流的名称和流向,并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分组活动:将全班同学分为四组,分别观察以 60° N 和 60°s 为中心的副极地海区、以 30°N 和 30°s 为中心的副热带海区的洋流分布特点,对比分析洋流运动的方向、东西岸的洋流性质差异.完成下面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
(1)本组归纳的是半球(中低纬度、中高纬度)海域的洋流运动规律。
(2)该海域的洋流是否连续运动、形成环流?若是,则该环流中心是(副热带海域、副极地海域、两极地区)。
(3)该海域洋流的运动呈(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流动。
(4)观察洋流的性质,大洋东岸是(寒流、暖流),大洋西岸是(寒流、暖流)。
归纳并画图:各组根据学习任务简单归纳出所选海域的洋流分布规律,并在图中画出此海域洋流分布的简单模式图,寒流用虚线画,暖流用实线画。
老师巡查并指导小组讨论。
交流评价:在实物展台上投影展示学生的绘图结果,并让学生进行评价。
总结规律:把通过评价、经过修改的局部模式图汇总到黑板上的世界轮廓图上,并添加“赤道逆流”等,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问题:
(1)简要说明在刘老师设计的活动中,学生初步学会了哪些地理学习方法。(9 分)
(2)归纳该片段中刘老师开展地理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步骤。(5 分)
(3)结合学习任务单,举一例谈谈深化洋流分布规律教学的基本思路。(6 分)
(1)①读图分析法。在教学过程中,刘老师通过让学生阅读“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北半球冬季)图”,来让学生熟悉洋 流的名称和流向,并归纳不同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同时尝试绘图。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提高读图、绘图能力,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法。 ②小组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刘老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学习,指导小组讨论,同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评价并总结规 律。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 ③比较法。在分析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时,刘老师让学生对比分析副热带海区和副极地海区洋流的流动方向,以 及对比分析大洋东西两侧洋流的性质,在这个过程中渗透了比较的思想,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对洋流的分布规律 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初步学会比较的方法: (2)①提供素材:教师展示相应的学习素材,如地图、文字资料等。 ②明确分组:对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明确小组内各成员在讨论中的任务。 ③提出要求:给学生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指明思考的方向。 ④小组讨论: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教师适当巡视并进行启发指导。 ⑤观点展评:学生分享讨论的成果,教师与其他学生共同对结果进行评价。 ⑥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完善结论。 (3)以北半球中低纬海区为例,深化洋流分布规律的教学,基本思路如下。 ①首先让学生结合风带、气压带的分布思考推测洋流形成的原因。 ②然后让学生根据推测,进行模拟实验,模拟北半球中低纬海区上东北信风和西南风对海水的吹拂。 ③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结果,验证推测,得出洋流的成因、运动规律等并绘制相应的示意图。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对高中数学的评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