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教育等级色彩鲜明,其主要表现是
公元前6世纪前的印度教育,一般称为“婆罗门教育”。婆罗门教育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教育的对象主要为婆罗门等高级种姓。
古代印度教育等级色彩鲜明,其主要表现是
20世纪30年代前后,国民政府对中学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其重要举措有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即
称老百姓和儿童为“最伟大的老师”是()
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在教育方面提出了()
1921年,巴顿教育调查团对中国基督教教育展开调查,提出了所谓“更有效率、更基督化和更中国化的建议,其中“更基督化”是指()
我国最早将手工、图画、音乐列入中小学课程的学制是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维新运动蓬勃发展,维新人士通过开办学堂培养维新人才,传播维新思想。下列不属于维新派开办的学堂是()
从19世纪70年代四批留美幼童的籍贯看留学意愿和本地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当时留美幼童求学最多的两个省份是()
王守仁主张“心即理”, 但并不忽视儒家经书的学习,体现这一主张的经典原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