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海报设计》一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模式和教学流程。
课题:《海报设计》
课型:新授课
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收集、欣赏各种海报,了解海报的基本种类和特点,了解海报的设计过程。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为学校艺术节设计绘制海报,让学生体会海报的设计过程和绘制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欣赏和设计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并体会海报的艺术美感,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海报和种类及特点,体会海报的设计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启发学生,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来设计绘制海报。
教具准备:各种海报及海报应用的图片,影视资料,水粉颜料、剪刀、彩纸等。学具准备设计海报应用的图片、影视资料。设计海报用的绘画材料,如水粉颜料、铅笔、画笔、尺规或现在的图片素材,彩纸、胶水、剪刀、刻刀等。
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教师通过一系列活动,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探究发现、合作应用,必要时适时点拨。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先欣赏图片,并提问,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招贴画。学生回答后小结并导入本课的学习,招贴画为海报一个种类,进而出示课题,带领同学认识、了解、设计海报。
(2)新授
展示海报设计《戒烟公益广告》,带领同学们分析、讨论、探究里面有什么内容,展示出什么样的特点,引出主题海报的构成元素和特点。学生讨论并回答:海报构思新颖、构图简洁、主题明确。海报的构成元素主要有标题,副标题,图片,文字。
教师讲授海报的分类:简单可分为商业性、文化活动(包括电影戏剧)、公益、政治宣传、艺术招贴(艺术家为自己的画展设计的招贴)等。
教师讲解创意手法常见的几种形式:直接展示、突出特征、运用联想、借用比喻、富于幽默、对比衬托、夸张、以情托物以及他们的使用方法。并向学生提出本堂课的海报设计要求:创意新颖、构图简洁等。
(3)学生作业
教师给出两个课题自选:
①以今年的28届风筝会为题设计一幅海报
②为学校里的春季运动会设计一幅海报。
要求:形式和版式自定
学生创作练习,以组为单位即可。(合作的要体现出合作精神)放音乐、图片展示。老师巡视指导。
(4)展评
作品完成后,学生谈谈自己的创意。并介绍自己作品的特点。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评价,以鼓励为主。
(5)小结拓展
本节课师生共同学习了海报设计的有关知识,教师提出希望:同学可多留意身边的招贴画,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随着期末考试的来临,一些学生表现出了担心、害怕、恐慌的心理。假如你是班主任,请你以“考前心理辅导”为主题,给学生设计一个主题班会方案(至少包括题目、设计依据、活动目标、活动内容与过程、预计效果、检验方案等)。
(单一主观题) 要求:
1.拟定活动方案的主题。
要求:主题鲜明,概括准确,字数不超过25字。
2.阐述活动方案设计的依据。
要求:清晰合理,表达简洁,字数不超过100字。
3.写出活动方案的目标、内容与过程。
要求:目标明确,内容充实,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及操作性,字数不超过600字。
4.如果该方案付诸实施,你将如何评估其效果。
要求:指标恰当,方法可行,字数不超过100字。
案例一:
这学期,我新接手了一个班级。一段时间下来,一个叫小林的同学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平日里沉默寡言,总是穿着一身脏兮兮的校服,背着一个似乎从未洗过的书包。他座位前后排的同学桌子拉的都离他很远,下课也没有人和他玩,他好像坐在一个孤岛上。我曾试图与他交流,但他几乎不与我互动。
后来,从教过他的王老师那里了解到,小林从小父母离异,双方都不愿抚养他,是他年迈多病的奶奶一直照顾着他。王老师叹了口气,说道:“这孩子挺可怜的,可他自己也不争气,学习不上心,还不讲卫生,你看他的手、脸几星期都不洗一次,老师们说了多少次,他还是那样。班里同学也不喜欢他,不知谁给他起了个外号‘臭鼬’,就这样传开了。咱们想帮他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听了王老师的一番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作为小林的班主任,我必须帮他。第二天,我在办公室放了一条新毛巾,等小林到校后,把他叫到办公室,让他把手、脸洗干净,把镜子放到他的面前,夸了他一句“看,还是挺帅的嘛”。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顺势鼓励他要保持讲卫生的好习惯。此外,在课堂上我给了他更多的关注,让他回答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课后,我找机会跟他聊天,当面批改他的作业,并对他的错题进行针对性地讲解。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小林的个人卫生习惯有所改进,学习也有所进步,可他似乎还是有意无意的躲着我,课间总是一个人在座位上发呆,既不跟同学玩也不跟老师聊天。看得出来,他依然没有朋友,还是那么孤独。
案例二:
张老师是某班的班主任。接手前,他就听说本班有几个不大好管的学生,经常上课捣乱、不交作业,学习成绩差,隔三差五的就会被老师批评,是老师办公室的常客。
张老师一接手,就分别找这几位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心,并与他们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刚开始这几位学生有明显进步,张老师感到很欣慰。可是没过多久,张老师就有些焦头烂额:
英语老师拿来一张学生名单,说:“你们班这几个学生已经好几天没交作业了,怎么催都交不上来。”
数学老师也来找,说:“这次测验,你们班这几个学生又只考了20多分,自己还不当回事,让改错也不改,这学生没法救了!”
德育主任找张老师谈话,说有几个学生频繁迟到,导致他们班在本月的学校班级量化考核中成绩倒数第一。
……
张老师发现所有问题都跟那几个学生有关。班级其他学生也来告状,说他们上课几乎不听讲,小动作不断,经常说话,有时还打闹,不仅影响大家的学习,还害得班级被扣分,老师提醒也不管用,能不能别让他们在这个班了。
(单一主观题) 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案例一,谈谈作为班主任应如何对待和帮助班级中像小林这样的学生。
要求:有针对性,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300字。
2.假如你是案例二中的班主任张老师,将如何帮助班上那几位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求:方法得当,措施合理,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400字。
3.透过以上案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400字。
当学生学业失败时,教师只要引导他做努力归因就能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要求:对上述观点作出判断和分析,条理清晰,不超过400字。
歌曲《阳关三叠》
教材来源:苏教版音乐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悠远古风》
答题要求:
一、根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完成一课时(45分钟)的教案。
二、围绕所制定的课时目标,设计科学、可行、有效的教学过程。
音乐的审美功能。
《如歌的行板 》是俄国作曲家( )作品.
小号是( )乐器,音色燎亮辉煌,善于表现雄壮有力的音乐情绪,还能吹奏优美如歌的旋律。
《我是城里的大忙人 》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_________写的.他的歌剧有《 》《 》《》
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半音的律制,称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