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依据以下《课标》要求和素材,撰写一份侧重创新意识培养的教学过程设计(只要求写教学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
(Ⅲ)请你将猜想到的规律用含有自然数n(n≥1)的代数式表达出来。
(一)情景引入
问题:如图摆放餐桌和椅子,一张餐桌可以坐6人,两张餐桌可以坐10人,三张餐桌可以坐14人,…按此规律推断
(1)5张餐桌可坐的人数为多少?
(2)10张餐桌可坐的人数为多少?
(3)n张餐桌可坐的人数为多少?
如何解决?
学生思考得出答案。教师对于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总结,并且重点提出一定要对自己得到的答案进行验证。
教师根据对以上问题的解答和总结导入课题:观察材料得到其中的规律,并且利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二)探究新知
(Ⅲ)请你将猜想到的规律用含有自然数n(n≥1)的代数式表达出来。
学生独立进行思考,思考出结果的同学停止讨论并举手示意。教师引导学生对于以上各式进行剖析,找到其中隐含的规律。
规律总结:
(1)等号左边是二次根下的由一个整数加上一个分数加法计算。其中整数是从1开始的顺序的自然数排列,分数是比这个整数大2的数的倒数。
(2)等号的右边是由一个整数乘一个二次根式,且二次根式里面是一个分数。其中等号左边的整数比等号左边的整数大1,分数和等号左边的分数相同。
根据以上规律得到
问题得到验证。
教师引导学生得到用数学语言对于刚才的规律进行表达,也就是解决第三个问题:将猜想得到的规律用含有自然数n(n≥1)的代数式表达出来。
学生分组讨论.最终得到答案。
教师听取学生的回答,并且对于答案进行点评和总结,最终得到结论,如下:
(三)巩固提高
观察下列算式的得数
1=12,1+3=22,1+3+5=32,1+3+5+7=42,……
(1)请你猜想1+3+5+7+9=
(2)验证1+3+5+7+9+11=
(3)请你将猜想到的规律用含有自然数n(大于等于1)的代数式表达出来。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得到答案结论。
思考过后,学生上台板书演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作业:观察斐波那契数列,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MP3( )。
计算机软件是指( )。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维护交易安全原则的内容?( )
围绕《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课,做一个教案。
请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写一篇小论文,题目自拟,角度不限,要求:结构完善、条理清晰、有说服力。
在国际关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历来是中国团结合作的对象,因为 ①第三世界国家是国际社会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②团结第三世界国家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③合作是第三世界国家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④第三世界国家在南北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
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在年终或第二年上半年对归卷的文件材料进行整理等工作,称为(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转变的关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