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冯友兰先生有一个提法:“照着讲”和“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冯友兰先生有一个提法:“照着讲”和“接着讲”。冯先生说,哲学史家是“照着讲”,例如康德是怎样讲的,朱熹是怎样讲的,你就照着讲,把康德、朱熹介绍给大家。但是哲学家不同,哲学家不能仅限于“照着讲”,他要反映新的时代精神,要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冯先生叫做“接着讲”。例如,康德讲到哪里,后面的人要接下去讲;朱熹讲到哪里,后面的人要接下去讲。人文学科的新的创造必须尊重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经典创造和学术积累,必须从经典思想家“接着讲”。

  “接着讲”,从最近的继承关系来说,就是要站在21世纪文化发展的高度,吸取20世纪中国学术积累的成果,吸收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冯友兰、熊十力等前辈学者的学术成果。对中国美学来说,尤其要从朱光潜接着讲。之所以特别强调朱先生,主要是因为他更加重视基础性的理论工作,重视美学与人生的联系。朱先生突出了对“意象”的研究,这些对把握未来中国美学的宏观方向都很有意义。宗白华先生同样重视“意象”的研究,重视心灵的创造作用,他从文化比较的高度阐释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帮助我们捕捉中国美学思想的核心和亮点。他的许多深刻的思想可以源源不断地启发今后的美学史、美学理论的研究。

  学术研究的目的不能仅仅限于搜集和考证资料,而是要从中提炼出具有强大包容性的核心概念、命题,思考最基本、最前沿的理论问题。从朱光潜“接着讲”也不是专注于研究朱光潜本人的思想,而是沿着他们开创的学术道路,在新的时代条件、时代课题面前做出新的探索。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学术焦点,这形成了每一个时代在学术研究当中的烙印。“接着讲”的目的是要回应我们时代的要求,反映新的时代精神,这必然推动我们对前辈学者的超越。

(摘编自叶朗《意象照亮人生》)

[问题1][简答题]

请简述文中“照着讲”的意思。

[问题2][简答题]

简析当代中国的人文学科应怎样“接着讲”。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照着讲”就是在讲述知识时,充分尊重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经典创造和学术积累,将其知识内容原模原样地讲述出来即可。

2、中国的人文学科要“接着讲”,就需要做到:

(1)站在21世纪文化发展的高度,吸取20世纪中国学术积累的成果。只有站在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冯友兰、熊十力等前辈学者的肩膀上,才能更有效地“接着讲”。

(2)在搜集和考证资料的基础上,提炼出具有强大包容性的核心概念、命题,思考最基本、最前沿的理论问题。

(3)沿着先辈开创的学术道路,在新的时代条件、时代课题面前做出新的探索,从而超越前辈,使当代中国的人文学科可持续发展。

更新时间:2021-09-09 20:42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根据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节选)。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在我国现阶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平、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选择正确,才能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就会遭到失败。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价值观不同,人们在面对公益与私利、生与死等冲突时做出的选择也不同。

要求:

(1)写出本教学内容的重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活动教学要求,围绕教学重点设计一个教学片段。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某学校政治教研组在完成了《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的教学任务后.为了编制一道单元测试题,老师们针对下列材料.形成了两个设问方案:

“带一本书来,换一本书走”,图书漂流活动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据统计.近三年来,H市的漂流书亭的书籍总投放量超过7万册,流通率达80%,阅读人次超过60万,平均阅读率超过很多大型图书馆,一道由“漂流书架”和“漂流书亭”架构起来的新的文化风景线已悄然形成.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

设问方案1:结合材料,说明H市积极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所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

设问方案2:请结合你参与图书漂流活动的经历.说明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意义。

问题:比较这两个方案,你更赞同哪一个方案并运用思想政治课程的评价理论说说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某位政治教师关于《社会发展的规律》一课的导入环节。

师:老师与同学的见面是从相互问好开始的。通过相互问好,我们就认识了。除了相互问好这一见面礼仪,同学还知道哪些中外见面礼仪呢

生答:握手、拥抱、揖手礼、合十礼等。

(展示图片:握手、拥抱等)

师:见面礼仪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它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迁.比如我们中国传统的见面礼仪是揖手礼,现在我们见面一般都是握手。礼仪的变化事实上见证了整个社会的发展,那么,社会历史的发展有什么特点呢又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内容: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发展的规律。(板书课题)

问题:运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理论,对上述导入环节进行简要评析。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问题:根据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和课程理念,简述四个必修模块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当前中国消费品供需正面临着结构性失衡:一方面衣服鞋帽等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下滑;另一方面,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针对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注: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人手,通过创新淘汰落后产能.重视效率和质量,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提升竞争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问题: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分析我国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中学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我国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同时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须公开向宪法宣誓。这表明()。

  • A.宪法是国家所有法律的总和
  • B.宪法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 C.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 D.只有宪法是具有权威性的法律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大国工匠”毛腊生.30多年来专心做好一件事——读懂砂子、铸好导弹。他将“木讷”当作淡定,将“无趣”当作安静,造就了技术的辉煌。在他身上,我们领悟到()。

①人的价值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

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人民群众只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④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受英国脱欧的影响,国际汇率市场出现巨幅波动。从哲学上讲,这说明()。

  • A.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 B.人们只能看见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 C.人为事物的联系通常都是主观的
  • D.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观点主要说明()。

  • A.运动的绝对性
  • B.静止的绝对性
  • C.意识的目的性
  • D.物质的可知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有一种内涵颜值叫‘主要看气质’”,“有一种辞职情怀叫‘世界那么大’”。每一个热词背后都有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了()。

  • A.物质和意识紧密联系.相互依赖
  •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D.意识对人体生理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