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20分)

答案:
本题解析:

【参考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及本诗写作的时代背景,掌握杜甫诗歌创作对后世的影响。

②理解诗歌的主要意象,学会自主分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③掌握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

④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

①朗读诗歌,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无尽的哀思。

②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并理解诗歌的主要意象及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③分析意象,知人论世,解读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诗人的深层情感,体会诗人的深沉苦痛与无尽哀思。

(2)设计依据

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相关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学习杜甫诗词,要在背诵记忆的基础上,把握其中的意象,体味沉郁顿挫之感,感知诗词中蕴含的深沉情感与无尽哀思。

②文本分析

《登高》是某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三篇。《登高》是一首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七言律诗。诗人把自己的感情集中在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最富有想象力和联想力的意象中,借此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身世的辛酸。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语言,感知意象,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③学情分析

学生对杜甫的诗歌及其诗歌的风格并不陌生,但是该阶段的学生对诗歌鉴赏方法缺乏系统化的了解,往往只满足于背诵、记忆,并不专注于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对“知人论世”和“意象分析法”较为陌生。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训练,让他们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其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

更新时间:2022-10-21 06:10
纠错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有“泥土诗人”之称的诗人是()。

  • A.臧克家
  • B.田间
  • C.艾青
  • D.许地山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明朝初年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 A.增设军机处
  • B.采用三省六部制
  •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 D.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 B.察举制
  • C.科举制
  • D.行省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将下列各项按所表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是( )。

①不惑②垂髫③花甲④加冠⑤而立⑥古稀⑦半百

  • A.②④①⑦⑤③⑥
  • B.④②③⑥①⑦⑤
  • C.⑥⑤③②④⑦①
  • D.②④⑤①⑦③⑥
查看答案
单选题

1931年,一位给人们带来光明的科学家重病的消息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个小时就对外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这位科学家是( )。

  • A.瓦特
  • B.法拉第
  • C.爱迪生
  • D.爱因斯坦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 A.预设与生成
  • B.抽象与具体
  • C.数学与实际生活
  • D.过程与结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大碗岛的星期天》是哪一位画家作品?( )

  • A.修拉
  • B.梵高
  • C.莫奈
  • D.雷诺阿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杜甫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能够使人联想到的美术作品是()。

  • A.《簪花仕女图》
  • B.《挥扇仕女图》
  • C.《虢国夫人游春图》
  • D.《虢国夫人夜游图》
查看答案
判断题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点睛试卷3

  • A.0
  • B.1
  • C.2
  • D.3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