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招聘中学教师招聘->下图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系统的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

下图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系统的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中学教师招聘,历年真题,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精选3

(1)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外的电位是__________(1分)。在神经纤维上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如上图),如果在X处给予神经纤维一个适宜的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的变化是 __________ (1分),引起该处膜电位发生改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1分)离子内流所致;如果在Y处给予一个相同的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的变化是__________(1分)(偏转或不偏转),其原因是__________(2分)。

(2)在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2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__________(2分)的功能。

(3)如果该图代表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身体内某处的调节示意图,则细胞甲可能是__________(1分)细胞,分泌物a可代表其分泌的 __________ (1分)激素。当血液中的激素b即__________(1分)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反过来抑制细胞甲的活动。

(4)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如果该图中的细胞甲代表T淋巴细胞,则分泌物a是__________(1分)。该图充分说明__________(1分)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正电位;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Na+;不偏转;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递质的受体。

(3)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甲状腺。

(4)淋巴因子;神经—体液一免疫。

解析:神经纤维未受刺激的时候,为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双向性,X点与电流表两个接线柱的距离不同,所以刺激X点后,到达两个接线柱的时间不一样,当刺激到达左侧时,电流表接线柱的左侧为负、右侧为正,当刺激达到右侧时,电流表接线柱的左侧为正、右侧为负,所以方向相反,因此电流表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引起该处膜电位发生改变的原因是Na+离子内流所致。兴奋在神经纤维间的传递具有单向性,是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冷觉感受器位于下丘脑中,寒冷环境下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而血液中增加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T淋巴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图片显示了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更新时间:2021-10-05 12:04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判断题

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MP3(  )。

  • A.为具有最高的压缩比的图形文件的压缩标准
  • B.采用的是无损压缩技术
  • C.是目前很流行的音频文件压缩格式
  • D.为具有最高的压缩比的视频文件的压缩标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计算机软件是指(  )。

  • A.计算机程序
  • B.源程序和目标程序
  • C.源程序
  • D.计算机程序及有关资料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维护交易安全原则的内容?(  )

  • A.强制主义
  • B.外观主义
  • C.严格责任主义
  • D.短期消灭时效主义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围绕《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课,做一个教案。

查看答案
问答题

请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写一篇小论文,题目自拟,角度不限,要求:结构完善、条理清晰、有说服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国际关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历来是中国团结合作的对象,因为 ①第三世界国家是国际社会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②团结第三世界国家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③合作是第三世界国家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④第三世界国家在南北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

  • A.资源配置
  • B.资源利用
  • C.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
  • D.国民收入决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在年终或第二年上半年对归卷的文件材料进行整理等工作,称为(  )。

  • A.平时归卷
  • B.组合案卷
  • C.案卷编目
  • D.案卷排列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转变的关键是(  )

  • A.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 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 C.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