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招聘小学教师招聘->请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确定教

请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12分)

滴水穿石的启示

在安徽广德的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qiè)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美国发明家爱迪(dí)生,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幼年就自谋生计,当小贩、报务员等。但他迷恋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Zī)孜不倦,竞拥有白炽(chì)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他的画室里,挂着他用以自勉的条幅:“不教一日闲过。”就是到了晚年,也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三幅。正是因为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他的技艺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就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我们知道,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从高空落下来的,它的力量肯定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但它却不能把石块滴穿。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参考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古今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自然导入

我国汉字的造字法有六种,象形就是其中一种。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个象形字,看看你们认识吗?(出示象形字并板书“水”和“石”)

从这两个象形字你能看出水和石的特点吗?(水,柔弱;石头,坚硬)

可你相信柔弱的水滴能穿透坚硬的石头吗?这就是滴水穿石。(板书)这不仅仅是一种现象,更重要的是这种现象引起了无数人的思考,就是滴水穿石的启示。

 二、读题质疑.读文释疑

 1.读读课题.你最想弄明白什么?

(1)水滴为什么会穿石?

(2)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

师:带着你的问题,自由读文,同时还要找出引起你重视的字音。

 2.哪些字音引起了你的重视?(“锲而不舍、白炽灯、给予”)

 3.谁解决了滴水为什么穿石这个问题?(学生汇报)解决问题:

(1)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为什么却能把石头滴穿?(学生根据课文一、二自然段谈为什么水能穿石。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落下来的,力量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为什么没有把石头滴穿呢?(板书“三心二意、半途而废”)

(2)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

明确:

不管岁月如何变化,水滴就对着一个目标,重复着一个动作:滴,滴,滴。不停止,不放弃,正是因为小水滴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才能滴穿顽石!

 三、学习事例,加深理解

师:作者看到了这个现象,想到了一些人,一些事。请同学们读读课文中的事例,再读一读老师给大家的“补充资料一”。看看他们与小水滴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学生汇报:

(1)李时珍

李时珍也许曾攀登过令人胆战心惊的悬崖绝壁,曾顶风冒雨、不远万里寻访名医,曾因误食有毒药草而命悬一线,也许……有太多的也许。可他仍然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丝毫不三心二意,不半途而废。

(2)爱迪生

爱迪生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经历了7000多次实验,这一过程中,他孜孜不倦,从未放弃,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3)齐白石

勤奋是齐白石一辈子艺术生活的特点。他对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在70年的绘画生涯中,他差不多天天都要作画。l957年春夏之际,他的健康情况已大不如前,还丝毫不服老,顽强地和衰老进行斗争,临终前他画的最后一幅画是花中之王——牡丹。齐白石亦如滴水一般,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四、补充资料,写下感受

师:任何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课件),《荀子》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曾经说过的“一个人做事没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的”,这些话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同学们再看看“补充资料二”,把你的学习收获或学习感悟写下来,在小组里交流。

 五、课外拓展,推荐书籍

师:同学们,课的最后,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同学们,这里面还有更多成功之人,更多给人以启迪的成功事例,只希望当你因困难而不知所措的时候,这些人会告诉你如何选择,当你因挫折而伤痕累累的时候,希望你谨记一种精神。那就是——

生(读):滴水穿石的精神,目标专一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不半途而废。

 六、板书:

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一 不三心二意

持之以恒 不半途而废

更新时间:2021-10-06 13:05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判断题

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MP3(  )。

  • A.为具有最高的压缩比的图形文件的压缩标准
  • B.采用的是无损压缩技术
  • C.是目前很流行的音频文件压缩格式
  • D.为具有最高的压缩比的视频文件的压缩标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计算机软件是指(  )。

  • A.计算机程序
  • B.源程序和目标程序
  • C.源程序
  • D.计算机程序及有关资料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维护交易安全原则的内容?(  )

  • A.强制主义
  • B.外观主义
  • C.严格责任主义
  • D.短期消灭时效主义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围绕《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课,做一个教案。

查看答案
问答题

请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写一篇小论文,题目自拟,角度不限,要求:结构完善、条理清晰、有说服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国际关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历来是中国团结合作的对象,因为 ①第三世界国家是国际社会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②团结第三世界国家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③合作是第三世界国家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④第三世界国家在南北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

  • A.资源配置
  • B.资源利用
  • C.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
  • D.国民收入决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在年终或第二年上半年对归卷的文件材料进行整理等工作,称为(  )。

  • A.平时归卷
  • B.组合案卷
  • C.案卷编目
  • D.案卷排列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转变的关键是(  )

  • A.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 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 C.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