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80年6月18日,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做出了一个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举动。
“写好了,墨汁都还没干就匆匆挂上去了。”“在换牌半年多时间里.我连陌生人都不敢见呢。”
——肖开文(新牌子书写者。时任向阳公社文化站站长)
“这(幅照片)是后来补拍的。因为摘牌很低调,当时广汉县委定了三条纪律:不准宣传、不准广播、不准登报。”
——陈武元(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研究员,1980年前后曾长驻广汉做农村改革调查与研究)
注:以上文字材料摘编自《四川日报》(2009年8月13日)
问题:概括指出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10分)
(1)历史信息人民公社体制开始被打破,政治体制改革已经逐步开始进行;“左”倾思想的束缚依然存在,人们进行改革时战战兢兢。 (2)阐释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农村也开始进行体制改革。但是由于人们的思想还是受到一定的束缚.因此改革进行得十分艰巨。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才能实现发展目的,改革就是新思想与旧思想碰撞、最终战胜旧思想的过程。
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MP3( )。
计算机软件是指( )。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维护交易安全原则的内容?( )
围绕《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课,做一个教案。
请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写一篇小论文,题目自拟,角度不限,要求:结构完善、条理清晰、有说服力。
在国际关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历来是中国团结合作的对象,因为 ①第三世界国家是国际社会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②团结第三世界国家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③合作是第三世界国家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④第三世界国家在南北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
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在年终或第二年上半年对归卷的文件材料进行整理等工作,称为(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转变的关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