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招聘中学教师招聘->阅读下列教学片段,回答问题。快下课了。又到了布置作业的时间。

阅读下列教学片段,回答问题。

快下课了。又到了布置作业的时间。外面已是嘈杂一片,学生们也已心不在焉。我大声宣布道:“今天老师不留作业了。”

“真的吗 太好了!”下面一片欢呼。

“但要求每位同学围绕今天所学的有关内容给老师留一道作业题,请大家拿出你最精彩的问题。到下节课时考一考老师,让老师也尝一尝做作业的滋味,记住要附答案。”学生又是一片雀跃。

于是在课下,学生对这一教材中的重、难点表现出从未有过的热情,他们积极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资料,钻研思考,相互磋商,几乎每人都为我布置了一道“高难度”的作业题。

又上课了.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第一个“考问”我,“老师肯定回答不出同学们留的所有作业。又不可能在这十几分钟内(其他时间还要讲新课)回答出同学们的全部问题。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你们组内最难的、最有特色的作业来考老师,但答案不许有错误,好吗 ”“好!”几乎异口同声。

学生开始分组讨论,有的窃窃私语,惟恐被我听见;有的则争执得面红耳赤:

“你的问题我都会,怎么能难倒老师 不行。”

“你的答案不完整.还要补充……”

“要是先问这道题.肯定会难倒老师……”

可以看出学生课后真是下工夫思考了,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如果没有深入研究探讨是提不出来的。

“同学们留的作业都很好,但我要先回答最难的问题,你们认为哪道题最难 ”下面一片争论。最后大家把意见集中在上面所列的第二道问题上,并拭目以待我是怎样出丑的。

“对不起,老师真的回答不出来,我们还是请命题人解释一下答案吧。”我有点“抱歉”地又把球踢了回去,大家立刻转向“命题人”,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待那位同学回答完后,我追问道:“大家分析他的答案完整吗,你们同意他的答案吗 ”于是学生又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我因势利导启发大家:“要从《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后来实施情况去分析。”结果学生提出了一些令我意想不到颇具创造性的答案,我也从中大大受益,真是教学相长。

我一看时间差不多了,就笑着问:“下面三题还要老师回答吗 ”

“不需要了。”

“为什么 ”

“我们都懂了。”

学生恍然大悟,明白了我留题的意图,个个脸上流露出喜悦的神情。

又到了下课时间。我刚开口:“今天课后……”

学生马上接口:“我们还得给您留作业”。教室内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都期待着下次自己的作业被选为最佳作业。

(1)分析此节讨论课部分,你认为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了哪几个基本问题。(6分)

(2)上述教学过程中,在贯彻新课程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上,你认为有哪些成功之处,还存在哪些不足 (9分)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设计出任务型教学指导下的师生互动方式,推动教学过程。

③课堂教学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2)成功之处:

新课程理念提出要改变课程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给老师留作业”的新颖方式营造教学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探求历史问题,形成对历史内容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同时培养了他们对历史课程的喜爱之情。

不足之处:

历史课堂要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该老师采取的“给老师留作业”的教学活动,虽然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有突出优势,但是如果教师把握不当,很容易使课堂的宝贵时间浪费在究竟让老师回答哪一个问题的讨论上。除此之外,该老师的教学过程设计没有考虑到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没有体现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

更新时间:2021-09-20 22:11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判断题

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MP3(  )。

  • A.为具有最高的压缩比的图形文件的压缩标准
  • B.采用的是无损压缩技术
  • C.是目前很流行的音频文件压缩格式
  • D.为具有最高的压缩比的视频文件的压缩标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计算机软件是指(  )。

  • A.计算机程序
  • B.源程序和目标程序
  • C.源程序
  • D.计算机程序及有关资料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维护交易安全原则的内容?(  )

  • A.强制主义
  • B.外观主义
  • C.严格责任主义
  • D.短期消灭时效主义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围绕《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课,做一个教案。

查看答案
问答题

请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写一篇小论文,题目自拟,角度不限,要求:结构完善、条理清晰、有说服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国际关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历来是中国团结合作的对象,因为 ①第三世界国家是国际社会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②团结第三世界国家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③合作是第三世界国家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④第三世界国家在南北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

  • A.资源配置
  • B.资源利用
  • C.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
  • D.国民收入决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在年终或第二年上半年对归卷的文件材料进行整理等工作,称为(  )。

  • A.平时归卷
  • B.组合案卷
  • C.案卷编目
  • D.案卷排列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转变的关键是(  )

  • A.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 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 C.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