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图片文字材料包含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粮票、棉票、油票
(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政府逐步取消粮票棉粮油票供应)
材料二天道酬勤,春花秋实,大地母亲总是慷慨地回报着耕耘者所付出的每一份辛劳,1997年粮棉油等农作物产量分别达到49 417,460和2 157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62.1%.112.4%和313.5%。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跃居世界首位,农林牧渔总产值达24709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2.4倍,年均递增6.6%,是改革前26年年均递增速度的2.8倍。
——摘自《中国文明进程与世界》
(1)根据材料一,提取图片中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并对所提取的信息做出合理说明。(6分)
(2)联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府逐步取消粮棉油票供应的原因。(6分)
(3)粮棉油票从实行到取消的历程反应了我国经济体制变化的什么趋势。(2分)
(1)历史信息:①全国各地纷纷实行票证制度。②票证种类丰富,比如粮票、棉花票、油票。 说明:建国初期,我国由于生产力低下,百废待兴,粮食生产和供应矛盾十分突出,吃饭成了我国人民的第一件大事。为了平抑市场价格,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党和国家对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实行了计划经营。
(2)①农业产量稳步增长,生活物资日益丰富,不需要再对生产、生活资料进行限制。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计划经济不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3)逐步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MP3( )。
计算机软件是指( )。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维护交易安全原则的内容?( )
围绕《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课,做一个教案。
请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写一篇小论文,题目自拟,角度不限,要求:结构完善、条理清晰、有说服力。
在国际关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历来是中国团结合作的对象,因为 ①第三世界国家是国际社会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②团结第三世界国家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③合作是第三世界国家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④第三世界国家在南北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
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在年终或第二年上半年对归卷的文件材料进行整理等工作,称为(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转变的关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