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请为“教学片断二”中“你觉得文中最具夸张力(想象力)的地方在哪里”这一环节,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更深入地把握文体特点。
学习“展新装”部分,感受皇帝的虚伪与昏庸,大臣们阿谀奉承的丑态,百姓的愚蠢。
1.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是哪一句?(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2.为什么骗术能步步行通?(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明确骗子抓住了皇帝昏庸无能的心理,还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而阿谀奉承的心理。)
3.一眼就能看穿的谎言,为什么闹得人尽皆知?(学生合作交流,明确因为大臣们怕人说自己不称职,老百姓怕人说自己愚蠢,皇帝既怕被人说不称职,才有了“展新装”这个荒唐的行为。)
阅读“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学统筹规划,完成18~19题。
“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学统筹规划
(一)基本教学流程
1.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内容与任务,了解学习方法,了解与本单元相关的文化常识和学习方法,选择当的课题成项目,组建学习小组,拟定活动计划;
2.开展课外实践,通过采访、调查、实地考察、网上查阅、进图书馆等多种方式搜集资料;
3.回归课堂,整理资料,提炼并形成高质量的成果;
4.通过多种方式在班级分享交流,相互学习;
5.修改和完善学习成果,完成学习总结与反思。
(二)单元教学计划
1.激趣导学课(1课时)
教学任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提供案例供学生欣赏,激发学
习兴趣。
学习资源:教材单元学习任务清单。
评核依据:学习笔记。
课外学习(1-3天):浏览教材和单元学习任务书,了解本单元学习目标。
评核依据:圈点勾画。
2.知识准备课(1课时)
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的“文化常识”“研究方法”(学习方法)、“文体常识”(写
作常识)
评核依据:任务书批注,学习笔记。
课外学习(3-5天):自读单元任务书“掌握必备知识”部分;绘制思维导图。
评核依据:圈点勾画,思维导图。
3.活动设计课(2课时)
教学任务: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建立学习小组,拟定活动方案。
评核依据:学习笔记,活动方案。
课外学习(30天左右):指导学生根据活动方案开展学习,重点是搜集资料。
评核依据:活动记录,搜集的资料。
4.成果提炼课(2课时)
教学任务:组织、指导学生整理资料,提炼成果,做好分享准备。
课外学习(3-5天):整理资料,提炼研究成果;写学习总结。
评核依据:学习成果(调查报告、论文、地方志等),学习总结。
5.分享交流课(2课时)
教学任务:组织、引导学生分学习过程和经验;展示学习成果,赏析评点,修改完善。
评核依据:学习成果,分析资料。
课外学习(3-5天):修改完善研究成果。
6.总结评价课(1课时)
教学任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自我总结,小组总结,班级总结;根据单元学习要求,做单元测试。
学习资源:学习报告单。
评核依据:综合评价报告单,笔试成绩。
注:该计划中前五类课型的学习资源都是教材的单元学习任务书。
(节选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年第9期)
随着期末考试的来临,一些学生表现出了担心、害怕、恐慌的心理。假如你是班主任,请你以“考前心理辅导”为主题,给学生设计一个主题班会方案(至少包括题目、设计依据、活动目标、活动内容与过程、预计效果、检验方案等)。
(单一主观题) 要求:
1.拟定活动方案的主题。
要求:主题鲜明,概括准确,字数不超过25字。
2.阐述活动方案设计的依据。
要求:清晰合理,表达简洁,字数不超过100字。
3.写出活动方案的目标、内容与过程。
要求:目标明确,内容充实,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及操作性,字数不超过600字。
4.如果该方案付诸实施,你将如何评估其效果。
要求:指标恰当,方法可行,字数不超过100字。
案例一:
这学期,我新接手了一个班级。一段时间下来,一个叫小林的同学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平日里沉默寡言,总是穿着一身脏兮兮的校服,背着一个似乎从未洗过的书包。他座位前后排的同学桌子拉的都离他很远,下课也没有人和他玩,他好像坐在一个孤岛上。我曾试图与他交流,但他几乎不与我互动。
后来,从教过他的王老师那里了解到,小林从小父母离异,双方都不愿抚养他,是他年迈多病的奶奶一直照顾着他。王老师叹了口气,说道:“这孩子挺可怜的,可他自己也不争气,学习不上心,还不讲卫生,你看他的手、脸几星期都不洗一次,老师们说了多少次,他还是那样。班里同学也不喜欢他,不知谁给他起了个外号‘臭鼬’,就这样传开了。咱们想帮他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听了王老师的一番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作为小林的班主任,我必须帮他。第二天,我在办公室放了一条新毛巾,等小林到校后,把他叫到办公室,让他把手、脸洗干净,把镜子放到他的面前,夸了他一句“看,还是挺帅的嘛”。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顺势鼓励他要保持讲卫生的好习惯。此外,在课堂上我给了他更多的关注,让他回答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课后,我找机会跟他聊天,当面批改他的作业,并对他的错题进行针对性地讲解。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小林的个人卫生习惯有所改进,学习也有所进步,可他似乎还是有意无意的躲着我,课间总是一个人在座位上发呆,既不跟同学玩也不跟老师聊天。看得出来,他依然没有朋友,还是那么孤独。
案例二:
张老师是某班的班主任。接手前,他就听说本班有几个不大好管的学生,经常上课捣乱、不交作业,学习成绩差,隔三差五的就会被老师批评,是老师办公室的常客。
张老师一接手,就分别找这几位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心,并与他们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刚开始这几位学生有明显进步,张老师感到很欣慰。可是没过多久,张老师就有些焦头烂额:
英语老师拿来一张学生名单,说:“你们班这几个学生已经好几天没交作业了,怎么催都交不上来。”
数学老师也来找,说:“这次测验,你们班这几个学生又只考了20多分,自己还不当回事,让改错也不改,这学生没法救了!”
德育主任找张老师谈话,说有几个学生频繁迟到,导致他们班在本月的学校班级量化考核中成绩倒数第一。
……
张老师发现所有问题都跟那几个学生有关。班级其他学生也来告状,说他们上课几乎不听讲,小动作不断,经常说话,有时还打闹,不仅影响大家的学习,还害得班级被扣分,老师提醒也不管用,能不能别让他们在这个班了。
(单一主观题) 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案例一,谈谈作为班主任应如何对待和帮助班级中像小林这样的学生。
要求:有针对性,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300字。
2.假如你是案例二中的班主任张老师,将如何帮助班上那几位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求:方法得当,措施合理,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400字。
3.透过以上案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400字。
当学生学业失败时,教师只要引导他做努力归因就能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要求:对上述观点作出判断和分析,条理清晰,不超过400字。
歌曲《阳关三叠》
教材来源:苏教版音乐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悠远古风》
答题要求:
一、根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完成一课时(45分钟)的教案。
二、围绕所制定的课时目标,设计科学、可行、有效的教学过程。
音乐的审美功能。
《如歌的行板 》是俄国作曲家( )作品.
小号是( )乐器,音色燎亮辉煌,善于表现雄壮有力的音乐情绪,还能吹奏优美如歌的旋律。
《我是城里的大忙人 》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_________写的.他的歌剧有《 》《 》《》
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半音的律制,称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