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某版本义务教育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
某版本义务教育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的部分内容如下。
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例。l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那里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桦尺蠖,其成虫是一种飞蛾。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长满地衣的树干上。1850年.一些生物学家来这里考察,发现大多数桦尺蠖成虫的体色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这些深色的桦尺蠖是浅色桦尺蠖在自然条件下的变异类型(图VII-24)。
100年以后,也就是1950年,曼彻斯特已经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这里工厂林立,烟雾弥漫.工厂排出的煤烟杀死了地衣,结果使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这时候,又有一些生物学。家到这里考察.使他们惊讶的是,这里的深色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浅色的桦尺蠖却成了少数(图Ⅶ一25),这是什么原因呢
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先把数量相等的浅色的桦尺蠖和深色的桦尺蠖同时放
到树干上.然后用望远镜观察树干上所发生的情况。一群爱吃桦尺蠖的鸟儿飞过之后,他们
发现.浅色桦尺蠖所剩无几,而大部分深色桦尺蠖却逃过了这场灾难,你能解释桦尺蠖体色
变化的原因吗
尽管人们不能重复桦尺蠖体色变化的整个过程,但我们可以设法进行模拟。下面的模拟
探究有助于你对这一现象的理解。
要求:
(1)以四种颜色的卡纸为主要材料,设计一个模拟探究活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2)设计上述活动的结果记录单(记录单需包含模拟探究的可能数据)。
(1)模拟探究保护色形成的过程 ①引出保护色。把黑、自两个磁钉吸附在黑板上面,让学生回答磁钉的数量,有学生回答2个、3个、4个,“为什么黑色磁钉在黑色的板面上不容易被发现学生回答:“因为黑色是保护色。”把黑色和白色磁钉吸附在白板上。黑色磁钉很容易被发现,相反白色不容易被发现。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种颜色的小磁钉在哪一颜色的板上容易找到。或不容易被发现。从而理解保护色的含义。 ②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6人一组,选择一张大彩纸作为“生活环境”.在上面均匀地撒上4种颜色(有一种颜色与背景板颜色相同)的小纸片各15片,表示4种不同体色的动物。其中3个学生为“捕食者”。从大彩纸上捡起小纸片。“捕食者”不能特意去寻找“猎物”,注意速度要快,每“捕猎”一次后,要将“猎物”交给后面的同学记录。另外3个学生记录被猎的“猎物”的体色、数量和被猎的先后顺序。完成捕猎后,各组统计“幸存者”中各种
颜色的小纸片的数量。假若幸存者都产生2个后代。而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就在每一个幸存者的下面各放同样颜色的小纸片3张,将幸存者和它们的后代混合、重复上述实验,每轮记录各种颜色的小纸片数量,实验进行五轮。
③统计记录结果,得出结论。经过五轮“猎捕”后,发现“幸存者”数量最多的是颜色与背景相同的。从而说明体色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探究实验数据统计表(数据以蓝色背景为例):
学生可能的结果:
学生1:通过5代的筛选,幸存者数量最多的是红色,我们组的材料背景也是红色的。
学生2:我们组的结果是蓝色数量最多。与背景的颜色一致。
学生3:通过5代筛选,幸存者数量最多的是与背景颜色相近的粉红色。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被誉为标志了中国儿童文学觉醒的代表作的是1923年出版的( )和1926年出版的冰心的《寄小读者》。
《千纸鹤》的作者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