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请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

请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高中学生

教学内容:鉴赏《百鸟朝凤》

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0分)

(2)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25分)

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高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名师预测卷3

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高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名师预测卷3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参考设计】(1)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赏析《百鸟朝凤》这首作品,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培养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喜爱,同时提高整体音乐素养。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这首曲子,体会作品创造的意境;通过讨论、小组合作探究、模仿表演等形式,来体会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

【知识与技能】能够清晰分辨出音乐中唢呐模仿的不同种类的鸟的叫声;能够清晰分辨出各乐段的主题旋律。

【重点】通过多种形式赏析音乐,感受音乐形象,了解唢呐这一民族乐器,体会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

【难点】听辩和区分各乐段的主题旋律。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设置情境教学,播放各种鸟类叫声的音频并引导学生联想鸟类的形象,并引导话题,在音乐中,很多乐器也能模仿出音频中鸟类的叫声。而且非常形象,让大家猜猜都有什么类似的乐器。教师顺势为大家介绍唢呐这一乐器,并引入今天的音乐主题——唢呐名曲《百鸟朝风》。

(二)整体感知

1.初听乐曲,教师引导学生听歌曲的旋律表现了什么音乐形象?又是什么速度?

(欢快跳跃的情绪、感受到各种鸟类呜叫嬉戏的场景;乐曲速度自由,属于散板)

2.教师为学生们简介作品《百鸟朝风》的相关知识和唢呐的乐器背景知识。

(三)探究乐曲

1.分段复听乐曲,教师带领同学们通过聆听,认识并区分每一段的主题旋律。

(1)教师可通过讲授法,为同学们简介每一段主要表达的主题。

(2)第一段:主题旋律的展现;

第二段:运用唢呐的各种演奏技法来模仿不同鸟类的声音特点:

第三段:乐曲的第三乐段,延续欢快喜庆的音乐形象,对作品进行概括和总结。

2.带领同学们对乐曲的第二段进行详细的欣赏和分析。

(1)再听第二段旋律,让同学们自由抒发感受,概括第二段音乐的表现手法(学生可能总结出:唢呐模仿各种鸟类的叫声,演奏技法多样,民乐队进行流水板的反复伴奏)。

(2)同学们通过聆听,寻找第二段一共模仿了几种鸟类的叫声(布谷鸟、喜鹊等)。

(3)邀请同学们分组尝试着模仿一下这些鸟类的叫声,感受唢呐乐器的声音特点。

(4)同学们通过赏析和切身表演体验,概括出唢呐乐器的音色特点。

3.同学们赏析作品的第三乐段,小组合作讨论对比一下第三乐段和第一、第二乐段有何不同。师巡视并给予指导,发言后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4.最后完整聆听作品,形成对作品的整体感知。

(四)巩固提升

1.教师为同学们播放由民乐独奏《百鸟朝凤》改编的合奏版《百鸟朝凤》,感受不同乐器风格下的<百鸟朝凤》会有不同的艺术表现。

2.让学生自由讨论更喜欢哪种风格的作品,发言后师给予鼓励评价。

(五)小结作业

1.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对民族音乐进行整体的概括,并引导同学们更多地去关注民族音乐和器乐发展,培养学生们对于民族文化的喜爱。同时,引导同学们关注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情感。

2.作业:邀请同学们针对唢呐独奏版的《百鸟朝凤》写一篇小小的听后感受,下节课大家一起来分享。

更新时间:2021-09-07 16:39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

  • A.激发兴趣
  • B.引起注意
  • C.丰富想象力
  • D.分化概念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

  • A.推理论证能力
  • B.运算求解能力
  • C.数据处理能力
  • D.几何作图能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 )。

  • A.参观法
  • B.演示法
  • C.情境教学法
  • D.欣赏教学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 A.学生
  • B.教学内容
  • C.教师
  • D.教学环境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被毛泽东主席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 )

  • A.统一了蒙古
  • B.建立了元朝
  • C.灭亡了南宋
  • D.创立了行省制度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 )。

  • A.下棋
  • B.战场
  • C.戏台
  • D.房间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