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数学与科学)什么是众数?众数有什么特点?

(2)(数学与科学)如指导高年段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

(3)(数学与科学)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概念: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就叫众数。

特点:①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②众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当众数出现的次数越多,它就越能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状况,并且它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到一组数据的大致情况。众数是在统计分布上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点的数值,代表数据的一般水平,可以不存在或多于一个。

(2)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初步认识众数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以及众数的特点。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掌握众数的特点,并能将众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利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乐趣,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教学过程:

?一、导入:根据课本情景提问题

用课件出示课本中20名候补队员的身高情况,请学生们仔细观察,通过小组讨论,试着找出数据的特点。

?二、新授:1.引导学生思考并计算出候补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与中位数。

学生回答:候补队员身高的平均数:1.475米;候补队员身高的中位数:1.485米。

教师总结:平均数与中位数可以体现数据的一方面趋势,我们还可以通过数据出现的次数体现出数据明显的集中趋势。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①老师想问问大家,在这组数据中,哪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

②学生讨论:1.52米出现的次数最多。

③教师总结:.上面这组数据中,1.52出现的次数多,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三、巩固与小结:

同学们都了解了众数的定义,那么请大家谈一谈,说一说,众数与平均数、中位数相比,有什么特点?

学生集体谈论: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设计理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发现,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组之间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处理,让学生能够将数学与生活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更新时间:2021-09-27 21:09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试述教学时间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阐述人木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木位的价值取向的观点主张,并予以分析评价。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教学结构确定的步骡。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教育对政治的正向功能。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当代教育目的社会价值取向的确立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教育回归生活的必然性。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教育对文化的正向功能。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农业社会的教育中古代学校的共同特征。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教育功能

查看答案
问答题

课堂教学设计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