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火烧云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站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一条马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就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面跑着,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跑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大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是那么大,也是那么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想要再看到那头大狮子,怎么也看不到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析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及教学价值。(10分)

(2)如指导三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8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第3~6自然段的教学。(22分)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写作特点: 《火烧云》这篇课文描写了火烧云上来和下去的全过程。作者以多个不同构词形式的词语描述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和各种奇妙的形态,向我们勾勒出三幅动态的画面: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而且十分传神地写出瞬息之间火烧云的变幻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象的赞美之情。( 5分)

教学价值: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同时,学生通过体会作者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态变化的方法,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 ( 5分)

(2)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檀、盈、凶、庙、惚”等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2分 )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课文、想象画面和小组讨论,学会作者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态变化的方法,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提高朗读感悟能力、想象力和合作学习能力。(3分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3分)

(3)教学设计:

展示图片,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火烧云”的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的内容。学生观察后踊跃发言,教师接着追问:“谁知道火烧云是怎样形成的”学生简单交流后举手发言。教师简单总结,随即教师发言:今天就让我们一 起走进课文《火烧云》来一探究竟。(2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探究:学生默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查找不懂的生字、生词,并在旁边做标记。

2.检查反馈:重点分析“檀、盈、跪”等词。

3.初步交流:这篇课文作者按照什么顺序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明确:这篇课文作者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的时间顺序,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全过程。( 3分)

三、研读课文,体会写法

提问:火烧云上来时,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变化

要求:自由读3 ~ 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明确:写了火烧云的颜色,还写了它的形状。

(一)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1 .提问: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明确:火烧云颜色变化特别快。

2.提问: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明确:从四个“一会儿”体会到的。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不仅快,而且还很多。

3.提问:都有哪些颜色呢

明确: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还有红彤彤、金灿灿、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教师发言:你们看,这些颜色多漂亮啊! ( 课件展示火烧云颜色的图片。)

4.教师发言:这么多的颜色,大家可以把它们分类吗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明确: ABB重叠式:红彤彤、金灿灿半一半一并列式: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

形象感偏正词语: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教师总结:这就是不同的构词形式。

5.提问:天空中还有哪些颜色

明确:还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教师发言: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用,“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这种带比喻的形式来说,你还能用其它几种形式来说说天空中的颜色吗 ( 学生自由发言)

6.提问: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么得美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 (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五颜六色、绚丽多彩、五彩缤纷。

7.想象画面: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画面。

8.朗读指导:请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作者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6分) )

(二 )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教师过渡:火烧云色彩如此缤纷,那它的形状变化又是怎样的呢

1.提问:朗读4~6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

明确: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很多。

2.提问:火烧云的形状像什么

明确:像马、狗、狮子。

3.提问:形状变化除了多以外,还有什么特点明确:特别快。

4. 提问: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明确:从“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 正在”

忽然”“接着”“一 转眼”等词语体会到的。

5.教师发言:你们知道吗作者在描写马的样子时,描绘得很精彩,我们一起来欣赏。( 课件出示)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马是跪着的。

(1)提问:读一读这两句话,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读)

明确:第二句话中少了“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2)提问:再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书上为什么选用第-句

(学生自由读)

明确:

“马是跪着的”是看到的, “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是作者想象到的。

(3)提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教师总结: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起写,不仅使文章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再来读4~ 6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的写作方法。( 学生自由读)

6.提问: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三个自然段。我们先读第四自然段,怎样读呢我来提问题,你们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咱们一起读书。

教师引读:

教师: 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什么 ( 板书:出现)

学生: 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一匹马。

教师:它是什么样貌的 (板书: 样貌)

学生:马头向南.... 它才站起来似的。

教师:它是怎样变化的 ( 板书:变化)

学生:过了两三秒钟,.... 尾巴可不见了。

教师:消失了吗 (板书:消失)

学生:看的人....变模糊了。

(写狗和狮子的两个自然段,教师也这样引读。)

7.提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

明确:按“出现、样貌、变化、消失”的顺序来写的。

教师总结:作者按“出现、样貌、变化、消失”这个顺序描写,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这种写法很值得大家学习啊!

8.提问:想象一下,火烧云还像些什么呢想象它的形状,并按照它的“出现、样貌、变化、消失”这一顺序与同桌一起练习说话,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 学生自由练习)

9.想象画面: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画面。

10.朗读指导:请学生朗读第4 ~ 6自然段,读出作者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7分 )

四、学生配音,巩固练习

播放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录像,请三位同学分别为“马”“狗”“狮子”这三部分资料配音。( 1分)

五、归纳总结,情感升华

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一起领略了火烧云绚丽缤纷的色彩和千姿百态的形状,相信火烧云那美丽的景色,作者那优美的文字都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你们的脑海中了。

是呀,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的奇丽景象,就会发觉我们的世界原先是这样美丽。下面就请大家欣赏我们身边的美景(出示图片)。同学们,愿你们用明亮的眼睛、完美的心灵不断地去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2分 )

六、开放作业,拓展延伸

课后搜集火烧云或者其他自然景象的图片资料,下节课和大家分享。(2分)

更新时间:2021-09-26 17:07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试述教学时间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阐述人木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木位的价值取向的观点主张,并予以分析评价。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教学结构确定的步骡。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教育对政治的正向功能。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当代教育目的社会价值取向的确立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教育回归生活的必然性。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教育对文化的正向功能。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农业社会的教育中古代学校的共同特征。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教育功能

查看答案
问答题

课堂教学设计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