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历类中考数学->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和直尺如图放置,若∠1=146°3

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和直尺如图放置,若 ∠1=146°33′,则∠2的度数为(    )

image.png


  • A.64°27′
  • B.63°27′
  • C.64°33′
  • D.63°33′
答案: B
本题解析:

先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得出∠3=180°-∠1=33°27′,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4=∠2,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更新时间:2022-04-13 16:23
纠错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和直尺如图放置,若 ∠1=146°33′,则∠2的度数为(    )

image.png


  • A.64°27′
  • B.63°27′
  • C.64°33′
  • D.63°33′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世卫组织宣布冠状病毒最大直径约为

image.png


  • A.
  • B.
  • C.
  • D.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五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它的左视图是(    )

image.png


  • A.
  • B.
  • C.
  • D.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曾说过:“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的确,他无愧于“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的科学家”这一崇高赞誉。袁隆平院士终其一生,把躬耕田野,把造福百姓的初心写进家国事业。风华正茂的你,想在自己的青春岁月里写下什么呢?

请以“把           写在青春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标题补充完整,如:勤奋、责任、乐观……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⑤不少于600字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image.png


  • A.|-2|
  • B.0
  • C.-1
  • D.π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微写作。

观察下边的漫画,请对漫画揭示的问题发表评论。(150字左右)

11.png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名著阅读,完成题目。

《西游记》是一部有趣的小说,围绕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主线,讲述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

1.小说中下面角色出场的顺序,依次是(      )

A.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

B.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白龙马——沙僧

C.唐僧——孙悟空——白龙马——沙僧——猪八戒

D.孙悟空——唐僧——沙僧——猪八戒——白龙马

2.请根据文段提示回答。

那洞门里有两个女童,闻得声音开了门,见是牛魔王嘴脸,即入报“奶奶,爷爷来家了。”

那罗刹听言,忙整云鬟,急移莲步 ,出门迎接,这大圣下雕鞍,牵进金睛兽;弄大胆,诓骗女佳人。罗刹女肉眼,认他不出,即携手而入。(选自60回)

这段文字叙述的是孙悟空      (填数字)调芭蕉扇中的情节,罗刹女不愿意借出真扇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综合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迎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要求以班级为单位,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开展“走近‘双遗产’,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题研学活动。你所在的班级经过商量,决定前往“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研学营地中的峨眉山营地开展活动。

在活动中,语文老师就地取材,布置了若干研习任务,现在请你来完成。

(1)在研习营地看到了一则“入营须知”,阅读后完成答题。

10.png

a、词语修改。文段中有一处用词不当,应将         一词改为         。

b、病句修改。文段中有一个病句,应将        句(填序号)改为         。

(2)在“传统文化”研习厅,同学们从演播视频上看到,某校正在举行“孝亲文化节”活动,数百名学生对着父母下拜磕头。

对此,甲乙两位同学有以下对话:

甲:我认为这样一种被刻意安排的教育方式,多多少少带有表演色彩,总让人觉得有点不真实。

乙:                                    ,那么,这就值得点赞。

甲:是的,可尝试的方式有很多,但教育更要与时俱进,比如打个电话,发个微信等,都可以表达对父母的孝敬。

乙:关键是要培养我们孝亲敬老的品质,中华民族有一些传统的东西,我觉得可以变,但变到最后还是要回归。

a、请根据上下文,将同学乙的对话补充完整。

b、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题目。

开往春天的生命之车  朱鸿达

①第一次坐长途汽车,是 10 年前的事。

②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莘县第一中学。开学前一天清晨,天蒙蒙亮,我和父亲便步行到村东头的路口等长途汽车。当时我刚 16 岁,从未远离家门。

③月明星稀,凉风习习。在小路上,父亲提着一个装满被褥的塑料袋子走在前面,我低着头斜挎着一个红色的背包跟在他身后,却不知为何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似乎只有跟在父亲身后才能获得一丝安全感。那时的父亲正值不惑之年,和我今日的年龄相仿,但作为“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的农民,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很少进县城。

④老家距县城较远。当时道路很差,长途汽车也未更新换代,途中随时上下旅客, 50多公里的路程,往往需要 3 个多小时。漫长的路途,我和父亲并排坐着,彼此没有交流,我呆呆地望着窗外稍纵即逝的风景。偶尔,匆匆一瞥间能看到父亲清癯的脸颊、额头的皱纹和双鬓花白的头发,几次想和父亲说话,却欲言又止。

⑤时光匆匆,短短的三年,父亲的黑发却变成了村北河沟里花白的芦苇荡,而额头则被岁月用无情的刻刀刻满皱纹,脸颊变得更加黧黑和清瘦。三年后,我到济南上大学。从未去过济南的父亲依旧和我在村东头坐上了开往济南的长途车。在省城生活学习了四年的我,变得自以为是,对父亲的言语或行为颇有微词,常常打断他的言行,然后理直气壮地反驳。而父亲无奈的目光总是默默地从我视线中移开,然后低下头缄默不语。

⑥年少轻狂的我,从未真正体会过父亲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以致很多年后,当我再次回想这段往事,常常自责自己的幼稚和无知。

⑦大学毕业后,我坐着长途汽车从济南回到故乡,母亲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到村东头,站在瑟瑟的秋风中等我。我不知道她等了多久,只是依稀记得她见到我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把行李放到三轮车上,然后和母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抬头望去,故乡已在眼前,而未来的路却一片迷茫。转身望着渐行渐远的长途汽车,心想,再次远行不知道是何时?

⑧经历了峰回路转,经历了辗转流离。蓦然回首,发现自己生命的脚步早已沿着村口那辆长途汽车走遍了大江南北,而生命的根脉仍在故乡的土壤里成长。

⑨后来,每次远行仍是父亲送我,而每次迎接我的永远是母亲慈祥的笑容。曾经我从未在意,为何每次都是父亲送行,母亲接我?多年过去了,我终于明白。父亲默默地带我走上更远更广阔的路,母亲则迎接我回到故乡,回到温暖的家。

⑩记忆中,在农村生活大半辈子的母亲,除去种地做饭,几乎没有机会去县城,也没机会坐长途汽车,她的生命植根在故乡的院落,植根在故乡的土地上,把生命最灿烂的时光留给了子女,留给了庄稼,以致她生命活动的半径在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我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很久,母亲几次较远的车程便是附近的舅妈家、伯父家和姨妈家,这里安放着她的亲情与牵挂。

时光如长途汽车一去不返,只留下蹉跎的岁月。今天,我有了自己的汽车,想带父母出去转转,却发现二老如故乡那株斑驳衰老的老榆树已经没有力气前往更远的地方了,而仅存不多的时间都留给了儿孙,他们正乘着一辆破烂不堪的长途汽车摇摇晃晃地驶向生命的终点。

去年的秋末,家里添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购买前我征求父母的意见,他们坚定地说,不用买,买了也没用。而当我把三轮车骑到他们面前,他们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时至今日,每次远行,望着满头白发和满脸皱纹的父母而心酸。他们曾带我走过人生的四季,领着我走过生命的十字路口 ,最 后 走 向 人 生 的春 天 ,我却只能看着他们一天天衰老,渐渐地离我而去。而我也会送走我的儿女,依依不舍的望着他们坐上长途汽车,渐行渐远的消失在我泪眼模糊中。 (选自《散文选刊》2021年3月,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选文回忆了父亲送我坐长途汽车上学和远行而母亲总是在村头接我回家的事,引发了我对生活、对亲情的思考。

B.文中我对父亲的感情是这样变化的:从高中时的依赖到大学时的不屑,很多年后深感自责,而现在是满怀感恩之情。

C.文章第⑤段加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 ,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刻画了父亲衰老沧桑的形象。

D.文章第⑧段中说我生命的脚步走过大江南北,“而生命的根脉仍在故乡的土壤里成长”,这里的意思是说我在外面闯荡不容易,还是要回到故乡发展。

2.文章第⑥段中说“常常自责自己的幼稚和无知”,请结合上文,说说我的“幼稚和无知”表现在哪里?

3. 文章第⑩段写了母亲生命活动的半径很小,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 结合文章,探究一下题目“开往春天的生命之车”的含义。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