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师A:《小狗包弟》教学实录(节选)师:好,哪个小组来给我们

教师A:《小狗包弟》教学实录(节选)

师:好,哪个小组来给我们分析一下,除了把小狗包弟送到医院,巴金还有没有别的路可走?

生:我觉得可以把小狗送给那个日本女作家,因为她说她在东京的家里也养了狗,并且她也很喜欢包弟,应该会对包弟很好。所以我觉得如果送给她,应该会好一些。

师:大家同意吗?这位同学说送给那个日本的女作家。这是一条路吗?

(学生意见不一)

师:在我们看来确实可以,但是巴金为什么没有选择这条路?

生:“文化大革命”啊!里通外国。

师:对,课文第1段就有交代。那个艺术家挨整,就是因为“里通外国”的罪名,所以不能送给日本友人。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路可走呢?

生:我觉得,可以把这个狗藏起来。

师:你们觉得现实吗?

生(齐):不现实。

师:为什么啊?

生:他们会抄家。

师:对,文中有写到抄家的情节对不对?隔壁的那个工厂老板就被抄家了。所以,从这个背景来看,藏起来显然是不可能的。还有没有别的路可走?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生:我会把小狗放了,可能还会有一线生机,而不一定死在解剖台上。

生:我觉得巴金跟小狗相处了七年,他们的感情非常深厚,如果把狗放出去,小狗肯定会跑回来找巴金的。

师:还有同学有其他办法吗?(生无言以对)看来把包弟送到解剖台实属巴金先生的无奈之举,那这件事给作者的心灵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教师B:《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节选)

师:作者欣赏到醉人的荷塘月色,心灵暂得喜悦和宁静,那么作者出门前和进门后情感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一起把第2段和最后“这样想着……”朗读一下。

(生朗读)

师:内容上差不多吧?只不过出门前的心情是“颇不宁静”。因此要找宁静,那么找到了宁静,又回到了现实,最后到家里宁静了没有?

生:宁静了。作者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都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很静,所以说宁静了。

师:是吗?再想想。

生:不宁静。

师:为什么?

生:环境是宁静的,心里不宁静。

(教师抢过话)

师:对,也就是说周围什么声息都没有了,内心涌动着的是思念,是茫然,自己找不到出路的那种内心彷徨、迷茫的感觉,在静静的月色下,更加显得难以消受。由此可见,作者没有找到宁静。现在作者的情感脉络很清晰了,我们来梳理一下。

(师指着板书:颇不宁静——暂得宁静——仍不宁静)

[问题]

(1)请从“师生互动”的角度,评析教师A和教师B在教学上的差异。(10分)

(2)请针对教师B的教学,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10分)

答案:
本题解析:

(1)①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实施策略中为了引导学生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交流、探求。教师不仅要发挥其主导作用,更要在互动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教师A充分尊重学生的多元化思考和表达。针对“除了把小狗包弟送到医院,巴金还有没有别的路可走?”这一问题,在多个学生回答后还是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教师通过这一设计让学生体会到巴金行为的无奈,接着顺势转入巴金忏悔精神的研读,不仅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教学组织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③教师B更多是“一言堂”,从一开始教师的自问自答,到学生回答不佳后的评价不当,接着另一学生回答,教师急于评价而变成直接讲授,最后自行进入作者情感脉络梳理总结。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B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发现,只是一味地进行讲授式灌输,不仅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也不利于学生发展。

(2)①在实现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通过有目的、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答案。同时要将自己的问与学生的答融为一体,注重统一性,形成真正的双边互动。学生仅仅利用环境的安静判定作者内心的宁静,这是不准确的,教师B应该在肯定其思考合理性的基础上给出正确的引导,即联系作者生活经历及时代背景,请学生重新思考再作答。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②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思考、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B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打断学生的话并急于评价,然后用自己的讲授代替学生的回答,这是很不应该的。教师应当耐心地和其他学生一起倾听学生的回答,并在这一过程中用动作或表情进行回应,等学生回答结束之后再进行评价。评价要以激励肯定为主,还应当具体、言之有物;也可让学生来评价,如果有不完整的地方可以再请学生发言或者教师点拨讲授。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也能充分地实现教学互动。

更新时间:2022-03-01 13:23
纠错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有“泥土诗人”之称的诗人是()。

  • A.臧克家
  • B.田间
  • C.艾青
  • D.许地山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 A.预设与生成
  • B.抽象与具体
  • C.数学与实际生活
  • D.过程与结果
查看答案
判断题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点睛试卷3

  • A.0
  • B.1
  • C.2
  • D.3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国家中,建造了胡夫金字塔的是()。

  • A.伊朗
  • B.法国
  • C.德国
  • D.埃及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 A.评价手段
  • B.教学方法
  • C.教学手段
  • D.教学实践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马老师在活动反思中写道:"使用档案袋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经常需要花费些额外的时间,与其在这些花样上花时间,不如把精力多用在孩子身上。”这边明马老师()

  • A.缺少幼儿学情分析意识
  • B.缺少经验提炼的能力
  • C.缺少幼儿发展评价能力
  • D.缺少教学决策的意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对“小李并非既懂英语又懂俄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李懂英语,但不懂俄语
  • B.小李懂俄语,但不懂英语
  • C.小李不懂英语,或不懂俄语
  • D.小李不懂英语,也不懂俄语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作为北京传统民居代表的一项是()。

  • A.窑洞
  • B.吊脚楼
  • C.土楼
  • D.四合院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