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历类研究生入学专硕教育学->简述《学记》在教学思想上的贡献。

简述《学记》在教学思想上的贡献。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其作者一般被认为是思孟学派,甚至可以具体到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的贡献主要是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学记》把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治国第一要务是兴办学校,推行教育,教化人民群众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好风俗)。《学记》将教育与政治高度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政治的手段,尽管也说明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人的发展是服从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的。因此,教育与人的关系只是一个中介。(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①学制与学年。《学记》把大学教育定为两段、九年。七年为一段,谓之“小成”;九年合格后,谓之“大成”。②视学与考试。其中,一、三、五、七、九,都有考试,分别是:“视离经辨志…t视敬业乐群”“视博习亲师”“论学取友…‘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体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3)教育教学的原则可归纳为:“豫、时、孙、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①“禁于未发之谓豫”——预防性原则。②“当其可之谓时”——及时施教原则。③“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循序渐进原则。④“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观摩原则。⑤“长善救失”——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⑥“启发诱导”——教师引导学生,但又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督促勉励,又不勉强、压抑;打开学生的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的答案。⑦“藏息相辅”——既有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劳逸结合。

更新时间:2021-12-06 19:06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