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10-24 16:05
扫码用手机做题
某建设单位计划建一厂房,于2010年2月向规划局申请办理了《建设用地规划证》,并于4月开工建设,7月底竣工验收,并于8月初请规划局进行验收。8月初收到规划局寄来的《行政罚款决定书》后建设单位不服,9月初向规划局提请行政复议,规划局不予处理。
【问题】
双方在程序上和内容上存在什么问题,并说明原因。规划局能否撤销或者收回《行政罚款决定书》?
本题解析:
对双方在程序和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及理由具体分析如下:
(1)双方在程序上和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①问题一:建设单位未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属于违法建设。
理由: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备案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应当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是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确认其建设工程项目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的法律凭证。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和个人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和其他有关批准文件后,方可申请办理开工手续。
②问题二:规划局验收程序不合法。
理由:因为在建设单位提出验收申请中不能内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因此在验收申请不能通过的情况下执行了验收程序不合法。
③问题三:规划局在验收的同时送出《行政处罚决定书》不合法,违犯《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
理由:根据《行政处罚法》(2017年修订)第三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④问题四:建设单位向规划局提请行政复议不对,
理由:根据《行政处罚法》(2017年修订)第十二条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因此,建设单位应向政府或者规划局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2)对《行政罚款决定书》的处理意见如下:
由于规划局验收程序不合法、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不合法,应撤销《行政处罚决定书》,并责令建设单位补办各项手续后,重新确定对建设单位的行政处罚依据和种类。
理由:根据《行政处罚法》(2017年修订)相关规定,违反法定的行政处罚程序的,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能够责令行政机关改正。
某地区县城城镇体系规划,处于国家功能区划的限制发展区,如图1所示,南、北均为丘陵及山地,城镇在河谷地带布局,北部为水源地与生态涵养区。现状总人口42万,城镇化水平32%,县城人口9.6万人,东西均为人口为100万的大城市甲、乙。
规划20年后总人口62万,城镇化水平62%,县城人口15万人。布局一个中心城市,6个重点镇,9个一般镇,并在中心城市东部规划了2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
【问题】
论述规划存在哪些问题。
本题解析:
对该规划存在问题及理由具体分析如下:
(1)问题一:城镇化水平速度过于缓慢。
理由:将城镇常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作为反映城镇化过程的最主要指标称为“城镇化水平”或“城镇化率”。这一指标既直接反映了人口的集聚程度,又反映了劳动力的转移程度。需要强调的是对一个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衡量应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至少应包括城镇化发展的数量水平和质量水平这两个基本的方面,而且反映城镇化真正发展水平的不应是表面的数量指标,更重要的是质量指标。
(2)问题二:重点镇不突出,远离河谷地带和主要交通干道和铁路。
理由:县城村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①综合评价县城的发展条件;②制定县城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县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③预测县域人口规模,确定城镇化战略;④划定县城空间管制分区,确定空间管制策略;⑤确定县城镇村体系布局,明确重点发展的中心镇;⑥制定重点城镇与重点区域发展策略;⑦划定必须制定规划的乡和村庄的区域,确定村庄布局基本原则和分类管理策略;⑧统筹配置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制定专项规划,专项规划应当包括:交通、给水、排水、电力、邮政通信、教科文卫、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环境保护、防灾减灾、防疫等规划;⑨制定近期发展规划,确定分阶段实施规划的目标及重点。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重点镇的位置应突出,并应靠近河谷地带和主要交通干道和铁路。
(3)问题三:一般镇远离河谷地带和主要交通干道和铁路。
理由:一般镇选址应靠近河谷地带和主要交通干道和铁路,环境优美,方便对外联系。
(4)问题四:工业园区规划不合理,没有产业支撑。
理由:工业在城市中布局的一般原则包括:①有足够的用地面积,用地基本符合工业的具体特点和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能解决给排水问题;②职员的居住用地应分布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段上,尽量靠近工业区,并有方便的交通联系;③工业区和城市各部分,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应保持紧凑集中,互不妨碍,并充分注意节约用地;④相关企业之间应取得较好的联系,开展必要的协作,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市内运输。城市、镇总体规划方案的评析重点主要是围绕城市和镇总体规划方案中用地布局的有关内容,从目标定位、发展规模、用地布局、基础设施、空间管制五方面进行。
某县级市人口为25万人,如图2所示,中间高四周低,南、西、北侧均有河流通过,西侧有铁路客运站和货运站,南侧有一级公路。规划向南发展,并在铁路东西规划了工业和物流用地,结合北侧的水系规划了湿地公园,并有15公顷的广场用地。
【问题】
请论述规划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
本题解析:
对该规划存在问题及理由具体分析如下:
(1)问题一:15公顷的广场用地太大;
理由: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第4.3.4条规定,规划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0.0m2/人,其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应小于8.0m2/人。
(2)问题二:广场位置布置不合理,应布置在城市的相对中心的地方;
理由:广场是城市空间的节点,是城市市民社会生活的集聚中心,因此应设置在城市相对中心的位置。
(3)问题三:物流用地布局不合理,应集中布置在货运站周围;
理由: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中,应注意使货运交通枢纽尽可能与交通性的货运干路有良好的联系,尽可能在城市中结合转运枢纽点布置若干个集中的货运交通枢纽。这种综合性的货运交通枢纽也称为“物流中心”。货运交通枢纽包括城市仓库、铁路货站、公路运输货站、水运货运码头、市内汽车运输站场等,是市内和城市对外的货物储存、转运的枢纽,因而是城市主要货流的重要的出行端。货运交通枢纽的布局应与产业布局、主要交通设施、城市土地使用等密切结合,尽量靠近发生、吸引源,以实现物流组织的最优化,减少城市道路交通量。
(4)问题四:湿地公园应布置在城市的南端并与广场关联,丰富城市景观;
(5)问题五:污水处理和净水厂布置不合理,应相互对调;
(6)问题六:工业用地太大,超过了总用地的30%;
(7)问题七:铁路用地太大,加上其他道路用地,用地面积超过了总用地的25%。
理由: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第4.4.1条规定,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和绿地与广场用地五大类主要用地规划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宜符合表4.4.1(见表1)的规定。
某省会城市市郊铁路小镇规划人口规模5.5万人,省会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三个铁路货运站场之一即位于该镇,年货运量为100万吨,主要为本市生产生活服务,兼为周边县市服务。
为落实上位规划,解决好该镇的对外交通,市政府责城市有关部门专题研究铁路货场的对外交通组织和镇公共汽车客运站的选址。有关部门分别提出了A、B两个货运通道选线方案和甲、乙两个客运站选址方案。其中选线A为利用现有国道,选线B为新建道路,见图5。
【问题】
1.铁路货场的两个对外货运通道选线方案哪个较好?各有什么优缺点?
2.公共汽车客运站两个选址方案哪个较好?各有什么优缺点?
本题解析:
1.货运通道选线B较好。对铁路货场的两个对外货运通道选线方案优缺点具体分析如下:
选线A穿越规划镇区中心,对镇区生活造成噪声、浮尘等影响,并不利于镇区交通组织。而选线B与铁路货场联系直接,且便于衔接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并避开了镇区的主要生活建设用地。因此,选线B较好。
理由:城市货运交通应包括过境货运交通、出入市货运交通与市内货运交通三个部分。货运车辆场站的规模与布局宜采用大、中、小相结合的原则。大城市宜采用分散布点;中小城市宜采用集中布点。供应城市日常生活用品的货运站应布置在城市中心区边缘;以工业产品、原料和中转货物为主的货运站应布置在工业区、仓库区或货物较为集中的地区,亦可设在铁路货运站、货运码头附近。
公路在市域范围内的布置主要决定于国家和省公路网的规划。规划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要有利于城市与市城内各乡、镇间的联系,适应城镇体系发展的规划要求;
(2)干线公路要与城市道路网有合理的联系;
(3)要逐步改变公路直穿小城镇的状况,并注意防止新的沿公路建设的现象发生。
2.公共汽车客运站乙选址方案较好。对公共汽车客运站选址方案优缺点具体分析如下:
选址甲与镇区有一级公路相隔,远离客运集散中心地段,而选址乙位于镇区主要国道出入口附近,并距离高速出入口较近,因此选址乙较好。
理由:在城市铁路布局中,场站位置起着主导作用,线路的走向是根据场站与场站、场站与服务地区联系需要而确定的。客运站的位置既要方便旅客,又要提高铁路运输效能,并应与城市的布局有机结合。客运站的服务对象是旅客,为方便旅客,位置要适当。客运站是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点要考虑到旅客的中转换乘的方便,客运站必须与城市的主要干道连接。中小城市一般设置一个综合性货运站或货场,其位置既要满足货物运输的经济合理要求,也要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
某市远郊山区乡镇拟选址建设一处现代化高档宾馆,如图6所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4hm2,总建筑面积约4.8万m2,拟建高度45m。拟选址用地的西、北侧为山丘,东侧为一现状历史文化名村,南侧为河道和7m宽沥青路。
【问题】
请问该项目选址存在哪些不当之处?
本题解析:
对该项目选址不当之处分析如下:
(1)问题一:该宾馆选址距离历史文化名村过近,建筑体量过大,未与历史文化名村协调并保持一定距离。
理由: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年修正)第二十一条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淇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第二十六条规定,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确定的建设控制要求。
(2)问题二:该选址交通不便,且阻碍了历史文化名村的进村通道。
理由: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年修正)第二十三条规定,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对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构成破坏性影响。第二十四条规定,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①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活动;
②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
③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
④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
(3)问题三:该选址占用了部分沿河绿地,违反了规划控制绿地要求。
理由:城市绿线范围内的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风景林地等,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绿地建设。城市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有关部门不得违反规定,批准在城市绿线范围内进行建设。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线内用地的,必须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4)问题四:该选址导致部分古树名木被毁,破坏了环境、历史文化保护。
理由:规划用地范围内有古树名木的,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征求绿化主管部门意见,将需保留和保护的古树名木,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
图4为某大城市开放性小区重建的两个规划方案。该规划用地24hm2,东北侧为城市次干路,西北、东南、西南侧为支路,相邻地块均为居住区。两个方案均满足控制性详细规划给定的基本条件。
【问题】
从建筑布局、道路交通、公建设施、街道空间方面分别评析方案一和方案二各自的主要优缺点。
本题解析:
从建筑布局、道路交通、公建设施、街道空间方面评析方案一和方案二各自的主要优缺点如下:
建筑的间距应满足防火规范要求、日照标准要求。避免破坏环境,应符合环境保护法有关规定。
交通组织是建设项目各组成功能部分之间有机联系的骨架。交通组织要清晰,符合交通运输方式自身的技术要求,如宽度坡度、回转半径等。有关道路设计要符合规范。住区道路的作用不仅具有组织车行交通与人行交通的功能,也具有保持居住环境、避免穿越式交通,提供居民交往、休闲的功能,此外,居住区道路还是市政管线敷设的通道。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布局应体现方便生活、减少干扰、有利经营、美化环境的原则,可采用分散、集中、分散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布局,保证合理的服务半径。
综上所述,对方案一和方案二的优缺点总结如下:
(1)方案一优点:
①建筑布局与内部道路平行于周边路网,有利于衔接城市交通,并与城市肌理完全一致。
②公建设施布局于居住区内部,有利于对内服务。
③内部围合空间错落有致,易于形成不同的组团公共绿地和空间。
方案一缺点:出现了大量非正南北向的住宅建筑,不利于日照条件满足。
(2)方案二优点:
①建筑基本为正南北向,有利于日照条件满足。
②沿城市道路形成了许多三角形开放空间,易于产生丰富的街道空间场所。
方案二缺点:
①内部道路与城市路网系统斜交,不利于交通疏解,且有畸形四岔路口出现。
②公共设施位于局部形成的畸形地块,面积规模等不易有合理保证。
某县城位于省级风景名胜区东南,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建筑风貌富有特色,地方经济以农业为主。为了改变落后面貌,县领导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农副产品加工企业A、废旧家电拆解企业B和房地产开发项目C。规划部门按照领导要求为上述企业办理了《选址意见书》(选址位置见图3)。
【问题】
该县的产业选址和项目选址管理阶段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采取什么相应对策?
本题解析:
对该县的产业选址和项目选址管理阶段存在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问题一:该县项目选址不当。
理由:农副产品加工企业A选址紧邻河流和城区,既不利于滨河岸线的优美景观,也对城区生活造成一定干扰。废旧家电拆解企业B位于风景区和城市的上风方向,易对空气质量环境造成污染。房地产开发企业C被省道一分为二,不利于保证项目开发后的内部功能、环境完整,并干扰了区域交通。
对策:着手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深入进行产业专题研究,通过专家评审、人大审议、报批等合法程序后,对上述项目进行落地选址布局。
(2)问题二:该县在选址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
理由: 根据县领导的政策导向,应先着手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深入进行产业专题研究,分析农副产品加工、家电拆解与房地产开发等项目与既有空间布局、道路交通等方面的相互影响、依托的关系,进行合理论证,并通过专家评审、人大审议、报批等合法程序后,方能对上述项目进行落地选址布局。
对策: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项目管理,着手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深入进行产业专题研究,通过专家评审、人大审议、报批等合法程序后,对上述项目进行落地选址布局。
某市城区一个地块面积为24公顷,规划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公建在地块东侧带状布置。地块内现状无保留建筑,建设总量控制为居住建筑面积22万m2,公建面积12万m2。地块北侧为已建成的配套齐全的居住区;西侧、南侧为城市河流,沿河建设有城市绿带公园;东北侧和东南侧临城市主干道,主干道与主干道交叉口规划为立交。东北侧主干路下敷设有地铁交通线路,并在规划范围内设车站。规划用地位置示意图如图2—29所示。
已给出的国有土地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
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2. 土地使用强度(规划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的控制指标。
3.建筑后退要求及间距规定。
4.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市政公共设施及竖向设计要求。
5.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
请补充其他必要的国有土地出让规划设计条件。
本题解析:
1.补充建筑限高条件。
2.注重环境和景观的设计,处理好与沿河城市绿带公园的关系及与立交桥的关系。
3.补充绿地率和绿线要求。
4.解决好地块出入口方位;满足停车场设置要求。
5.明确地铁出入口位置。
图2—27为某市市区边缘地段拟建的一所有18班的小学,请指出该小学在选址和总平面布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题解析:
1.小学选址不当,紧靠城市干道,且距铁路线太近。
2.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4层。
3.主出入口不宜开向城市干道。
4.教室长边之间距离不应小于25 m。
5.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的间距不应小于25 m。
某中等城市长途汽车客运站规划设计方案(如图2—26所示),规划用地临城市主次干道,两条干道均设置有城市公共汽车站点。该方案将长途站的长途客车间、发车区和站前广场分别布置在车站主体建筑售票大厅的两侧。
请按照示意图中标明的①~⑦各点,合理组织长途客车的到、发车和城市接送旅客的进出站交通等(不含城市公共交通)。具体选择安排以下内容:
(1)长途客车进站口。
(2)长途客车到达区。
(3)到达旅客出站口。
(4)长途客车发车区。
(5)长途客车出站口。
(6)城市送客车辆下客处。
(7)城市接客车辆上客运。
本题解析:
示意图①~⑦点对应的该站内容如下:
(1)长途客车进站口①。
(2)长途客车到达区③。
(3)到达旅客出站口⑤。
(4)长途客车发车区④。
(5)长途客车出站口②。
(6)城市送客车辆下客处⑦。
(7)城市接客车辆上客处⑥。
试卷分类:城乡规划相关知识
练习次数:15次
试卷分类:城乡规划相关知识
练习次数:16次
试卷分类: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
练习次数:15次
试卷分类: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
练习次数:15次
试卷分类:城乡规划原理
练习次数:15次
试卷分类:城乡规划原理
练习次数:16次
试卷分类:城乡规划相关知识
练习次数:15次
试卷分类:城乡规划相关知识
练习次数:16次
试卷分类: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
练习次数:15次
试卷分类: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
练习次数:1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