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10-08 12:08

扫码用手机做题

试卷预览

1 单选题 1分

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面,若其电荷面密度为σ,则在距离球面R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2 单选题 1分

如图所示,有一固定且内壁光滑的半球面,球心为O,最低点为O/,在其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同,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甲和乙,分别在高度不同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若甲乙两球与O点的连线与竖直线00/’间的夹角分别为α=53。和β=370,则( )。(已知 sin370=3/5,cos370=4/5;sin530=4/5,cos530=3/5)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真题

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真题

3 单选题 1分

如图所示.发光字母F经凸透镜L在毛玻璃光屏M上成一实像,观察者处于毛玻璃屏后E处观察,则他看到屏M上的像为( )。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字母F在毛玻璃屏上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是上下和左右同时倒立。观察者在毛玻璃屏后看到的像即为D选项所示。

4 单选题 1分

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按图甲乙丙所示的过程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甲过程描述的是等温过程,所以气体内能不变;乙过程是等容变化,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该过程气体内能增大;丙过程是等压过程,体积随温度增加而增大,此过程中内能增加,所以答案为D选项。

5 单选题 1分

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从半球形玻璃球面射向其球心O,经折射后分别为两束单色光a和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因为a光的偏折角度大于b光,所以n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a光的频率大于b光,所以a光的能量大于b光,由n=c知在玻璃中,a光的速度小于b光。所以答案为B选项。

6 单选题 1分

如图所示,一小球分别以不同的初速度,从光滑斜面的底端A点沿斜面向上做直线运

动,所能到达的最高点位置分别为a、b、c,它们距离斜面底端A点的距离分别为s1、s2、s3,对应到达最高点的时间分别为t1、t2、t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7 单选题 1分

如图所示,在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闭合开关,灵敏电流计指针迅速向右偏转后返向回到零刻线,闭合开关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一下,说明线圈磁通量增加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当将线圈M迅速插入线圈Ⅳ时.则线圈的磁通量也是增加,则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C正确,A、D错误;当电流计指针稳定后磁通量不再改变。无感应电流不会发生偏转,B项错误。故答案为C选项。

8 单选题 1分

如图所示为物理实验室常见的一种螺旋测微器,用它测量长度可准确到( )。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A

本题解析:

螺旋测微器读数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但最后一位为估读,故其精度可达到1xl0-2mm。

其他考生还关注了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