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10-06 09:08

扫码用手机做题

试卷预览

1 单选题 1分

阅读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活动方案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1)伯乐相马:请每位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马”头饰,轮流上场陈述其造型特点及喜爱缘由。

(2)一马当先:学习小组汇报“汉语汉字中的马”专题研究成果,讲解“马”字历史演变过程及书法艺术中“马”的多种书写形式,小组竞赛说说含“马”字的成语含义及情感色彩。

(3)龙马精神:学习小组展示“文学作品中的马”专题研究成果。

(4)马到成功:学习小组交流“历史传说中的马”专题研究成果;开展题为“伯乐和千里马谁更重要”的小辩论。

(5)走马观花:学生介绍与马有关的艺术品和艺术家,欣赏雕塑和绘画中的马。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题干活动设计包括手工制作、“马”的演变、成语、历史故事、文学作品、辩论、赏析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的设计,联系了历史、美术等其他学科知识,综合锻炼了学生的各项能力,体现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2 单选题 1分

阅读《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教研论文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故事漂流是一项语文交流活动,具体做法有:

(1)拟出故事开篇。由语文年级组编制一个故事的开头,也可以从最近故事报刊中选取一个开头,或者从学生的作文中选出故事开头。如果是选用的故事,教师需集体加工修改,以保证选用故事适合活动的需要。

(2)确定漂流顺序。开篇拟出后,语文教师还要集体讨论故事漂流的顺序,可按照班级序号来进行。保证每个班级都轮到不同的次序。

(3)明确漂流步骤。第一个班在接到拟定的故事开篇后,可分组讨论,各组编出后续故事,派代表进行讲述。接着全班讨论,根据故事的可信度、合理性,与故事开篇的吻合度,特别是故事讲述者的口语表达能力,评出最佳漂流故事。最后,选出“最佳漂流故事”小组到下一个班级讲述故事。

(4)汇编漂流故事。将各班编制的故事汇编成册,印发给学生。也可将每个班的故事录音剪辑后,在校广播站播放,最后师生共同评出全年级最佳漂流故事。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题干“故事漂流活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主编拟故事并进行讲述,要求全班再讨论后,重点结合故事讲述者的口语表达能力评选出最佳漂流故事,并在校广播站播放各班故事录音,体现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锻炼,故A项说法错误。“故事漂流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下共同协作完成的,体现出了师生互动与交流,故B项说法错误。语文年级组编制故事开头,从最近的故事报刊中选取开头,从学生的作文中选出故事开头等拟写故事开篇的方式,以及要求学生班内讨论,到下一个班级讲述故事,都体现出了教学活动中真实具体的交际语境的创造,故C项说法正确。题干口语交际教学活动重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故D项说法错误。

3 单选题 1分

阅读《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实录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以前碧波荡漾的罗布泊现在没有一只鸟,没有一条溪,成了荒凉的痛苦的罗布泊,成了恐怖的罗布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师:这么多同学举手啊,请大家畅所欲言。

(师示意学生发言)

生:因为人们盲目用水。

生:因为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

师:(插话)“也”字很重要,它强调了一个因果关系。

生:因为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

(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核心句:“四盲”像个吸水鬼)

师:(指着板书上的“吸水鬼”)我们平常听到的都是“吸血鬼”。这里为什么不说“吸血鬼”而说“吸水鬼”

生:因为“四盲”指用水、截水、引水、抽水,都跟水有关,所以是吸水鬼。

师:好,“盲”是指盲目,那么“盲目”又是什么意思

生:(众)“盲目”就是没有目的,不考虑后果,只注重眼前。

师:大家说得好,“盲目”与上文中的哪个词相照应

生:(齐)“任意”。

师:文中又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这“巨大”到底有多大书里告诉了我们,大家找一找。

生:“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首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报告文学,不涉及说明方法;其次,教师是为了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吸水鬼”的“巨大”而设置了最后一个问题。故D项说法错误。

4 单选题 1分

阅读《土地的誓言》教学叙事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教学的第五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感受。学生发言非常踊跃,从父辈到自己,从抗战到现实,角度多样,情感真挚。学生发出了共同的心声:牢记国耻,发奋图强,为建设一个富强的中国而努力学习。第六个环节为课堂小结,全班齐唱国歌,表达爱国情感。雄壮高昂的国歌在教室中回荡,学生们高亢的歌声,激动的面庞,展示着他们振奋的内心。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题干的两个环节属于拓展延伸和小结作业环节,其环节设置重在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升华。而非钻研课文内容。

5 单选题 1分

阅读《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下面来检查昨天学的几个字。我听说班里好多同学字写得很好。我想请4位同学上来默写。

(请4人到黑板前,每人默写一个字:帽、瞎、抛、韭)

师:我很欣赏这个字(给“瞎”字加了一个圈儿),“抛”字写得更好,“韭”也不错(边说边画圈儿),“帽”字写错了吧

生:错了。

师:好,请你来重写一个。(学生板书)

师:字写得真好啊。大家注意“帽”(师板书)上面部分再宽一点,里面的两横谁都不靠。知道这个字念什么吗

生:日(yuē)。

师:不是“日”,也不是“日”,因为这两横是不靠的。这个字念同(mào),“同”字是象形字(画帽子);后来加个“目”,因为帽子戴在眼睛上面,成了会意字;后来为什么加“巾字旁’,呢古人扎头巾,最早“帽”专指头上的头巾,再后来一演变,所有的帽子都用这个字来表示了。这个字有意思吧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不仅“帽”字这样写,还有我们学过的课文《少年王冕》的“冕”字,上面写成“同”,“冕”就是帽子的意思,“卫冕冠军”,也是这个“冕”。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A

本题解析:

题干中的教师讲“帽”字的时候讲到了字的来源并且提到了每个字都是一个故事,涉及汉字文化的相关内容。

6 单选题 1分

某教师要求学生将作业收集、整理到成长记录袋中,下列对该评价方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成长记录袋里包含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状况等各个方面的成长状况,可全面地、多角度地评价学生,而非单纯地评价成绩。它还改变了单一评价状况,属于一种描述性的定性评价。所以A、B、C三项说法均错误,当选D项。

7 单选题 1分

某教材《木兰诗》一课中配有四幅插图,下列对编者意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四张邮票展现了木兰从军的过程,形象生动,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叙事顺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C项所说“乐府诗的特点”并无明显体现,C项说法有误。

8 单选题 1分

某教师自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一观点感受颇深,下列感受不恰当的是()。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部分,关于“语文课程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的内容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应“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体验”。C项“模式化”说法错误。

9 单选题 1分

学习鲁彦的《听潮》,教师讲解“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中画线句的修辞手法,并补充其他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适合的是()。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A

本题解析:

题干画线句子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声音是听觉,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是视觉,例句是听觉向视觉的转移;A项的香气为嗅觉,淡紫色为视觉,“香气似乎是像淡紫色的”是由嗅觉到视觉的转移。

10 单选题 1分

教师安排学生分组梳理表达交流中的尊称与谦称,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A项中的“家父”是谦辞,“贤弟”是敬辞;B项中的“愚见”是谦辞;C项中的“高见”是敬辞。

其他考生还关注了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