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1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预测试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10-04 09:04
扫码用手机做题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它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问互怀敌意。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解正确的是( )。
本题解析: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均属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表现,均强调人的作用。文艺复兴主张以人为中心,强调追求现实的享乐;宗教改革强调信仰得救,即因信称义,认为人人有权阅读和解释《圣经》,所以选择C项。A项不符合史实;文艺复兴强调追求人的生活,宗教改革强调因信称义,B项不正确;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对神都是尊重的,二者不尊重的是宣传神的教会、教皇等,D项错误。
历史教学中的图文示意法( )。
本题解析:
历史教学中的图文示意法能够较为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所要学习的内容,适合用于较为直观、逻辑性不强的教学内容,并不适合所有知识类型的学习。图文示意法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须于路上左边行走”“凡小车必由路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等。这说明( )。
本题解析:
题目所给信息反映的是在上海公共租界内实行近代西方的交通管理制度,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
“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德国“考问世界”的事实有( )。
①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
②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③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④俾斯麦统一德意志
本题解析:
所谓“考问世界”就是对世界的思考和疑问,也就是德国对世界在思想文化生活的贡献,故本题选B项。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春秋以来的三十多个大商人立传,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商艺术。他的这一做法( )。
本题解析:
商业的繁荣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司马迁的这种做法顺应了历史潮流,故选C项。
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
本题解析:
梭伦改革按财产划分等级分配政治权利,这样既保证了上层贵族参与政治的传统权利,又满足了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参与政治的愿望。由此不难理解和判断梭伦诗中所体现的改革原则,故B项正确。
明朝中后期,先后担任内阁首辅并执掌朝廷大权的分别是( )。
本题解析:
从嘉靖元年(1522年)到万历初年,内阁首辅更换十余个,如杨廷和、夏言、严嵩、高拱、张居正等。朝中大臣为了争夺阁权,排斥异己,使得朝廷政治相当混乱,嘉靖至万历时期的政治缺乏应有的连续性,而且造成了士大夫之间党同伐异之风。故选B项。
启蒙思想家康德说:“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这一言论说明( )。
本题解析:
根据材料中“启蒙运动……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启蒙了的人们……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反映了启蒙思想与政治变革的关系,即思想的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B项符合题意。而A项不能全面概括材料,C、D与题意不相关。
试卷分类: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1次
试卷分类: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1次
试卷分类: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1次
试卷分类: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6次
试卷分类: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5次
试卷分类:中学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5次
试卷分类:中学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