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09-21 12:14
扫码用手机做题
人人都会生病,人人也都免不了讨论疾病,但是疾病这个词其实没有严格的边界,身体内细胞恶性增生所导致的癌症是疾病,外来病毒引发的非典型肺炎是疾病,纯粹外力引起的骨折挫伤当然也是疾病……那么,胖一些重一些,是疾病吗?这个问题判断起来就没有那么显而易见了,腿上多一点赘肉,鼓起一圈肚腩,好像也看不出十分严重的健康问题。唐朝人曾经以胖为美,直到现在,很多部族和国家也仍然是以肥胖为最重要的审美标准,依靠主观审美来理解肥胖,是不靠谱的。
那么,医学界和医疗政策制定者在判断肥胖是否是一种疾病时,就需要非常小心了。因为一旦被定义为疾病,就意味着公共卫生系统需要对此进行积极于预,包括:提供关于肥胖危害和相关治疗手段的公众教育,提供准确诊断肥胖的手段,投资研究开发肥胖相关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报销低收入者的肥胖相关医疗支出等。这一切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本已十分稀缺的医疗资源会面临更多挑战。
所以,要判断肥胖到底是不是一种疾病,不能依靠审美和普遍的价值观,而是需要确凿无疑的数据:肥胖是否会危害健康?危害程度有多大?
如今,基于来自成千上万个体的流行病学数据,大多数权威医学组织已经明白无疑地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率先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这一思想也逐步演进并介入公众生活。
一旦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紧跟着需要回答的是第二个问题:到底应该怎样治疗肥胖?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即便到了20世纪,人们开始慢慢承认肥胖是件坏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肥胖都被认为是一个道德问题而非医学问题。胖人成为愚蠢、笨拙、没有自控能力和道德软弱的象征,甚至成为公众调侃的对象。
在很多时候,大众似乎倾向于认为,治疗肥胖需要的不是医学手段,而是自制力,面对琳琅满目的食物要学会自我约束;是纪律性,克服懒惰并坚持定期锻炼;甚至还和社会经济地位有关,因为健康饮食、定期锻炼乃至与健康生活方式有关的知识,对于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群来说,可能都是奢谈。这些原因导致肥胖的治疗成为一个界限模糊甚至有点儿敏感的话题。
这些看法深刻影响了过去几十年全世界对抗肥胖症的思维和行动。如果肥胖源于自我约束不足,那么用公共卫生资源予以治疗,对于善于自我约束者而言是否公平?如果肥胖纯粹是个人选择,那么从公共层面予以干涉,是否侵犯个人权利和自由?如果肥胖完全可以通过改变个人行为加以逆转,那么肥胖症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是否必须?
目前的科学证据,至少从两个方面反驳了肥胖仅仅是个人选择和个人意志问题的看法。
一方面,有个好胃口乃是动物赖以生存的法宝,把自已塞饱甚至不惜大腹便便乃是巨大生存优势,因为充足的能量储备意味着人类的祖先更有可能熬过下一顿饱餐之前的饥寒交迫。在漫长的进化史上,人类的祖先大多数时候过的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仅仅是在过去一两百年里,感谢化肥、农业机械、育种技术发展和杀虫剂,人类才能从整体上开始摆脱饥饿的
困扰。而这种看到吃的就想饱餐一顿的巨大进化优势,放到美食无处不在的现代社会,就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而短短一两百年间,人类还不足以进化出能够抵抗食物诱惑的新生物学“本领”。
另一方面,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证明,调节食欲的大脑中枢实际受到“饱”信号和“饿”信号的双重控制,从而能够根据身体能量水平精巧地调节食欲。但在已经出现肥胖问题的动物体内,下丘脑感知“饱”信号的能力会显著下降,感知“饿”信号的能力却会提升,两者相加的结果是肥胖的动物更容易感觉到饿,更容易开始进食。换句话说,贪吃暴食除了是一种“吃货”的进化本能,还可能是一种病理性的神经生物学现象。
这篇文章回答了哪些问题?
①肥胖应该如何治疗?
②肥胖是否真会影响人类健康?
③肥胖是否仅仅因为自制力不足?
④预防肥胖是否比治疗更重要?
本题解析:
文段通过一些数据证明了肥胖是一种疾病,需要医疗手段干预,因此可以知道回答了“是否会影响健康”这一问题,最后三段内容驳斥了“肥胖仅仅是个人选择和个人意志力的问题”,因此回答了“肥胖是否仅仅因为自制力不足”这一问题。
文段只是强调“肥胖应该治疗”但是并没有说明“如何治疗”,因此没有回答①的问题。④文段没有涉及到,是无中生有。
因此本题答案为C项。
拓展
原文出自《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脂肪、糖和代谢病的科学传奇》
人人都会生病,人人也都免不了讨论疾病,但是疾病这个词其实没有严格的边界,身体内细胞恶性增生所导致的癌症是疾病,外来病毒引发的非典型肺炎是疾病,纯粹外力引起的骨折挫伤当然也是疾病……那么,胖一些重一些,是疾病吗?这个问题判断起来就没有那么显而易见了,腿上多一点赘肉,鼓起一圈肚腩,好像也看不出十分严重的健康问题。唐朝人曾经以胖为美,直到现在,很多部族和国家也仍然是以肥胖为最重要的审美标准,依靠主观审美来理解肥胖,是不靠谱的。
那么,医学界和医疗政策制定者在判断肥胖是否是一种疾病时,就需要非常小心了。因为一旦被定义为疾病,就意味着公共卫生系统需要对此进行积极于预,包括:提供关于肥胖危害和相关治疗手段的公众教育,提供准确诊断肥胖的手段,投资研究开发肥胖相关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报销低收入者的肥胖相关医疗支出等。这一切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本已十分稀缺的医疗资源会面临更多挑战。
所以,要判断肥胖到底是不是一种疾病,不能依靠审美和普遍的价值观,而是需要确凿无疑的数据:肥胖是否会危害健康?危害程度有多大?
如今,基于来自成千上万个体的流行病学数据,大多数权威医学组织已经明白无疑地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率先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这一思想也逐步演进并介入公众生活。
一旦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紧跟着需要回答的是第二个问题:到底应该怎样治疗肥胖?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即便到了20世纪,人们开始慢慢承认肥胖是件坏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肥胖都被认为是一个道德问题而非医学问题。胖人成为愚蠢、笨拙、没有自控能力和道德软弱的象征,甚至成为公众调侃的对象。
在很多时候,大众似乎倾向于认为,治疗肥胖需要的不是医学手段,而是自制力,面对琳琅满目的食物要学会自我约束;是纪律性,克服懒惰并坚持定期锻炼;甚至还和社会经济地位有关,因为健康饮食、定期锻炼乃至与健康生活方式有关的知识,对于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群来说,可能都是奢谈。这些原因导致肥胖的治疗成为一个界限模糊甚至有点儿敏感的话题。
这些看法深刻影响了过去几十年全世界对抗肥胖症的思维和行动。如果肥胖源于自我约束不足,那么用公共卫生资源予以治疗,对于善于自我约束者而言是否公平?如果肥胖纯粹是个人选择,那么从公共层面予以干涉,是否侵犯个人权利和自由?如果肥胖完全可以通过改变个人行为加以逆转,那么肥胖症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是否必须?
目前的科学证据,至少从两个方面反驳了肥胖仅仅是个人选择和个人意志问题的看法。
一方面,有个好胃口乃是动物赖以生存的法宝,把自已塞饱甚至不惜大腹便便乃是巨大生存优势,因为充足的能量储备意味着人类的祖先更有可能熬过下一顿饱餐之前的饥寒交迫。在漫长的进化史上,人类的祖先大多数时候过的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仅仅是在过去一两百年里,感谢化肥、农业机械、育种技术发展和杀虫剂,人类才能从整体上开始摆脱饥饿的
困扰。而这种看到吃的就想饱餐一顿的巨大进化优势,放到美食无处不在的现代社会,就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而短短一两百年间,人类还不足以进化出能够抵抗食物诱惑的新生物学“本领”。
另一方面,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证明,调节食欲的大脑中枢实际受到“饱”信号和“饿”信号的双重控制,从而能够根据身体能量水平精巧地调节食欲。但在已经出现肥胖问题的动物体内,下丘脑感知“饱”信号的能力会显著下降,感知“饿”信号的能力却会提升,两者相加的结果是肥胖的动物更容易感觉到饿,更容易开始进食。换句话说,贪吃暴食除了是一种“吃货”的进化本能,还可能是一种病理性的神经生物学现象。
这篇文章意在说明:
本题解析:
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出问题“肥胖是疾病吗?”然后论述了以前人们认为肥胖不是疾病,最后通过现在科学证据证明肥胖是一种疾病,A项符合文意。
B项是文段开头提出的话题,不是文段最终的结论;
C项是文段驳斥的观点;
D项没有提到关键词“肥胖”。
因此本题答案为A项。
人人都会生病,人人也都免不了讨论疾病,但是疾病这个词其实没有严格的边界,身体内细胞恶性增生所导致的癌症是疾病,外来病毒引发的非典型肺炎是疾病,纯粹外力引起的骨折挫伤当然也是疾病……那么,胖一些重一些,是疾病吗?这个问题判断起来就没有那么显而易见了,腿上多一点赘肉,鼓起一圈肚腩,好像也看不出十分严重的健康问题。唐朝人曾经以胖为美,直到现在,很多部族和国家也仍然是以肥胖为最重要的审美标准,依靠主观审美来理解肥胖,是不靠谱的。
那么,医学界和医疗政策制定者在判断肥胖是否是一种疾病时,就需要非常小心了。因为一旦被定义为疾病,就意味着公共卫生系统需要对此进行积极于预,包括:提供关于肥胖危害和相关治疗手段的公众教育,提供准确诊断肥胖的手段,投资研究开发肥胖相关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报销低收入者的肥胖相关医疗支出等。这一切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本已十分稀缺的医疗资源会面临更多挑战。
所以,要判断肥胖到底是不是一种疾病,不能依靠审美和普遍的价值观,而是需要确凿无疑的数据:肥胖是否会危害健康?危害程度有多大?
如今,基于来自成千上万个体的流行病学数据,大多数权威医学组织已经明白无疑地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率先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这一思想也逐步演进并介入公众生活。
一旦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紧跟着需要回答的是第二个问题:到底应该怎样治疗肥胖?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即便到了20世纪,人们开始慢慢承认肥胖是件坏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肥胖都被认为是一个道德问题而非医学问题。胖人成为愚蠢、笨拙、没有自控能力和道德软弱的象征,甚至成为公众调侃的对象。
在很多时候,大众似乎倾向于认为,治疗肥胖需要的不是医学手段,而是自制力,面对琳琅满目的食物要学会自我约束;是纪律性,克服懒惰并坚持定期锻炼;甚至还和社会经济地位有关,因为健康饮食、定期锻炼乃至与健康生活方式有关的知识,对于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群来说,可能都是奢谈。这些原因导致肥胖的治疗成为一个界限模糊甚至有点儿敏感的话题。
这些看法深刻影响了过去几十年全世界对抗肥胖症的思维和行动。如果肥胖源于自我约束不足,那么用公共卫生资源予以治疗,对于善于自我约束者而言是否公平?如果肥胖纯粹是个人选择,那么从公共层面予以干涉,是否侵犯个人权利和自由?如果肥胖完全可以通过改变个人行为加以逆转,那么肥胖症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是否必须?
目前的科学证据,至少从两个方面反驳了肥胖仅仅是个人选择和个人意志问题的看法。
一方面,有个好胃口乃是动物赖以生存的法宝,把自已塞饱甚至不惜大腹便便乃是巨大生存优势,因为充足的能量储备意味着人类的祖先更有可能熬过下一顿饱餐之前的饥寒交迫。在漫长的进化史上,人类的祖先大多数时候过的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仅仅是在过去一两百年里,感谢化肥、农业机械、育种技术发展和杀虫剂,人类才能从整体上开始摆脱饥饿的
困扰。而这种看到吃的就想饱餐一顿的巨大进化优势,放到美食无处不在的现代社会,就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而短短一两百年间,人类还不足以进化出能够抵抗食物诱惑的新生物学“本领”。
另一方面,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证明,调节食欲的大脑中枢实际受到“饱”信号和“饿”信号的双重控制,从而能够根据身体能量水平精巧地调节食欲。但在已经出现肥胖问题的动物体内,下丘脑感知“饱”信号的能力会显著下降,感知“饿”信号的能力却会提升,两者相加的结果是肥胖的动物更容易感觉到饿,更容易开始进食。换句话说,贪吃暴食除了是一种“吃货”的进化本能,还可能是一种病理性的神经生物学现象。
根据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本题解析:
A项对应第九段最后一句“在短短一二百年间,人类还不足以进化出能够抵抗食物诱惑的新生物学本领”,与“与生俱来”恰恰相反,因此A项错误。
B项对应文段最后一句“但在已经出现肥胖问题的动物体内……感知‘饿’信号的能力却会上升”,正确。
C项和D项是无中生有。
因此本题答案为B项。
人人都会生病,人人也都免不了讨论疾病,但是疾病这个词其实没有严格的边界,身体内细胞恶性增生所导致的癌症是疾病,外来病毒引发的非典型肺炎是疾病,纯粹外力引起的骨折挫伤当然也是疾病……那么,胖一些重一些,是疾病吗?这个问题判断起来就没有那么显而易见了,腿上多一点赘肉,鼓起一圈肚腩,好像也看不出十分严重的健康问题。唐朝人曾经以胖为美,直到现在,很多部族和国家也仍然是以肥胖为最重要的审美标准,依靠主观审美来理解肥胖,是不靠谱的。
那么,医学界和医疗政策制定者在判断肥胖是否是一种疾病时,就需要非常小心了。因为一旦被定义为疾病,就意味着公共卫生系统需要对此进行积极于预,包括:提供关于肥胖危害和相关治疗手段的公众教育,提供准确诊断肥胖的手段,投资研究开发肥胖相关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报销低收入者的肥胖相关医疗支出等。这一切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本已十分稀缺的医疗资源会面临更多挑战。
所以,要判断肥胖到底是不是一种疾病,不能依靠审美和普遍的价值观,而是需要确凿无疑的数据:肥胖是否会危害健康?危害程度有多大?
如今,基于来自成千上万个体的流行病学数据,大多数权威医学组织已经明白无疑地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率先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这一思想也逐步演进并介入公众生活。
一旦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紧跟着需要回答的是第二个问题:到底应该怎样治疗肥胖?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即便到了20世纪,人们开始慢慢承认肥胖是件坏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肥胖都被认为是一个道德问题而非医学问题。胖人成为愚蠢、笨拙、没有自控能力和道德软弱的象征,甚至成为公众调侃的对象。
在很多时候,大众似乎倾向于认为,治疗肥胖需要的不是医学手段,而是自制力,面对琳琅满目的食物要学会自我约束;是纪律性,克服懒惰并坚持定期锻炼;甚至还和社会经济地位有关,因为健康饮食、定期锻炼乃至与健康生活方式有关的知识,对于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群来说,可能都是奢谈。这些原因导致肥胖的治疗成为一个界限模糊甚至有点儿敏感的话题。
这些看法深刻影响了过去几十年全世界对抗肥胖症的思维和行动。如果肥胖源于自我约束不足,那么用公共卫生资源予以治疗,对于善于自我约束者而言是否公平?如果肥胖纯粹是个人选择,那么从公共层面予以干涉,是否侵犯个人权利和自由?如果肥胖完全可以通过改变个人行为加以逆转,那么肥胖症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是否必须?
目前的科学证据,至少从两个方面反驳了肥胖仅仅是个人选择和个人意志问题的看法。
一方面,有个好胃口乃是动物赖以生存的法宝,把自已塞饱甚至不惜大腹便便乃是巨大生存优势,因为充足的能量储备意味着人类的祖先更有可能熬过下一顿饱餐之前的饥寒交迫。在漫长的进化史上,人类的祖先大多数时候过的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仅仅是在过去一两百年里,感谢化肥、农业机械、育种技术发展和杀虫剂,人类才能从整体上开始摆脱饥饿的
困扰。而这种看到吃的就想饱餐一顿的巨大进化优势,放到美食无处不在的现代社会,就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而短短一两百年间,人类还不足以进化出能够抵抗食物诱惑的新生物学“本领”。
另一方面,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证明,调节食欲的大脑中枢实际受到“饱”信号和“饿”信号的双重控制,从而能够根据身体能量水平精巧地调节食欲。但在已经出现肥胖问题的动物体内,下丘脑感知“饱”信号的能力会显著下降,感知“饿”信号的能力却会提升,两者相加的结果是肥胖的动物更容易感觉到饿,更容易开始进食。换句话说,贪吃暴食除了是一种“吃货”的进化本能,还可能是一种病理性的神经生物学现象。
文中加粗部分的“这些看法”,没有涉及哪个因素?
本题解析:
先找到“这些看法”出现在文章的第七段,指代内容应该从前文寻找。
在第六段提到了“纪律性”和“社会经济地位”,排除AC两项。
在第三段提到了“肥胖是否是一个健康问题”并在第四段引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判定来承认肥胖是一个健康问题,之后第五段提到了“健康饮食、定期锻炼乃至与健康生活方式有关的知识”,由此可见认为“肥胖”和“健康”有关,故排除B项。
D项,“主流审美观”是第一段的内容,此时还没有提到肥胖是个问题的观点,当选。
因此本题答案为D项。
(三)
人人都会生病,人人也都免不了讨论疾病,但是疾病这个词其实没有严格的边界,身体内细胞恶性增生所导致的癌症是疾病,外来病毒引发的非典型肺炎是疾病,纯粹外力引起的骨折挫伤当然也是疾病……那么,胖一些重一些,是疾病吗?这个问题判断起来就没有那么显而易见了,腿上多一点赘肉,鼓起一圈肚腩,好像也看不出十分严重的健康问题。唐朝人曾经以胖为美,直到现在,很多部族和国家也仍然是以肥胖为最重要的审美标准,依靠主观审美来理解肥胖,是不靠谱的。
那么,医学界和医疗政策制定者在判断肥胖是否是一种疾病时,就需要非常小心了。因为一旦被定义为疾病,就意味着公共卫生系统需要对此进行积极于预,包括:提供关于肥胖危害和相关治疗手段的公众教育,提供准确诊断肥胖的手段,投资研究开发肥胖相关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报销低收入者的肥胖相关医疗支出等。这一切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本已十分稀缺的医疗资源会面临更多挑战。
所以,要判断肥胖到底是不是一种疾病,不能依靠审美和普遍的价值观,而是需要确凿无疑的数据:肥胖是否会危害健康?危害程度有多大?
如今,基于来自成千上万个体的流行病学数据,大多数权威医学组织已经明白无疑地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率先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这一思想也逐步演进并介入公众生活。
一旦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紧跟着需要回答的是第二个问题:到底应该怎样治疗肥胖?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即便到了20世纪,人们开始慢慢承认肥胖是件坏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肥胖都被认为是一个道德问题而非医学问题。胖人成为愚蠢、笨拙、没有自控能力和道德软弱的象征,甚至成为公众调侃的对象。
在很多时候,大众似乎倾向于认为,治疗肥胖需要的不是医学手段,而是自制力,面对琳琅满目的食物要学会自我约束;是纪律性,克服懒惰并坚持定期锻炼;甚至还和社会经济地位有关,因为健康饮食、定期锻炼乃至与健康生活方式有关的知识,对于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群来说,可能都是奢谈。这些原因导致肥胖的治疗成为一个界限模糊甚至有点儿敏感的话题。
这些看法深刻影响了过去几十年全世界对抗肥胖症的思维和行动。如果肥胖源于自我约束不足,那么用公共卫生资源予以治疗,对于善于自我约束者而言是否公平?如果肥胖纯粹是个人选择,那么从公共层面予以干涉,是否侵犯个人权利和自由?如果肥胖完全可以通过改变个人行为加以逆转,那么肥胖症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是否必须?
目前的科学证据,至少从两个方面反驳了肥胖仅仅是个人选择和个人意志问题的看法。
一方面,有个好胃口乃是动物赖以生存的法宝,把自已塞饱甚至不惜大腹便便乃是巨大生存优势,因为充足的能量储备意味着人类的祖先更有可能熬过下一顿饱餐之前的饥寒交迫。在漫长的进化史上,人类的祖先大多数时候过的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仅仅是在过去一两百年里,感谢化肥、农业机械、育种技术发展和杀虫剂,人类才能从整体上开始摆脱饥饿的
困扰。而这种看到吃的就想饱餐一顿的巨大进化优势,放到美食无处不在的现代社会,就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而短短一两百年间,人类还不足以进化出能够抵抗食物诱惑的新生物学“本领”。
另一方面,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证明,调节食欲的大脑中枢实际受到“饱”信号和“饿”信号的双重控制,从而能够根据身体能量水平精巧地调节食欲。但在已经出现肥胖问题的动物体内,下丘脑感知“饱”信号的能力会显著下降,感知“饿”信号的能力却会提升,两者相加的结果是肥胖的动物更容易感觉到饿,更容易开始进食。换句话说,贪吃暴食除了是一种“吃货”的进化本能,还可能是一种病理性的神经生物学现象。
下列事例不能支持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是:
本题解析:
画横线的句子中“这一思想”指的是“肥胖是一种疾病”。
A项“开发销售治疗肥胖症”的药物,B项“治疗肥胖的费用减免部分税款”,D项“肥胖与疾病的主题讲座与宣传”均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
而“不把肥胖纳入保险覆盖的范围”说明商业保险机构并不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
因此本题答案为C项。
近日,共青团中央发布了《中国青年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聚焦中国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情况,重点关注青年(18-34岁)群体的网络参与情况。
一、青年使用互联网的总体情况
数据显示,10-39岁群体占我国全体网民的73.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到30.0%,10-19岁、30-39岁群体占比分别为19.6%、23.5%。
即使是青年人内部,不同年龄段的人在互联网使用上也存在差异,《蓝皮书》以青年人使用QQ的情况为个案进行分析,发现16-25岁的青年人在QQ上的活跃度明显高于26-35岁人群,具体来看,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十点是16-25岁青年人QQ使用上的两个突起时间段,而这两个时间段恰恰是工作和学习八小时之外的时间,显示该群体的生活比较有规律.相反,在26-35岁人群中,这两个突起消失了,因为该群体中很大一部分人已经步入职场,生活节奏被职场制约。
二、青年互联网生活关键词: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
调查数据显示,青年被访者全部使用互联网与社交网络,且平均使用互联网的年限为11.2年,从连接网络的方式来看,青年最常用的上网方式是通过智能手机,占比高达87.9%
青年人使用最多的手机APP类型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社交类、游戏类与资讯类,分别占比100%、69.19%和65%,排名后三位的是医疗类、健康类和教育类。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对青年人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都有实质意义,相较于中年人,互联网对青年在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找到更多老朋友、发现好的机会和增加工作收入方面的影响更为显著。
三、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些青年人为了追求更好的个人发展,背井离乡,来到机会和选择更多的大城市,这些长期漂泊在外的青年很难与亲人、朋友保持亲密的社交关系,但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青年人有了维系人际关系的新途径。
数据显示,53.2%的青年人认为使用了社交网络之后与父母的联络频率有所增加,30.9%的青年人认为使用社交网络之后与父母的关系更加亲近,仅有2.2%的青年人认为使用社交网络之后与父母的关系比以前疏远。
虽然青年人在使用社交网络时,与父母的亲密关系得到改善和提升,但代际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仍然存在,调查中,42.6%的青年人认为,自已在聊天语言的使用上和父母存在代沟,37.3%的人认为在网络表情的理解上存在代沟。另外,在关注的信息类型、社交网络的使用习惯和使用频率上,也有一些青年人与父母存在代沟,占比分别是34.7%、27.9%和12.8%。
《蓝皮书》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因为两个群体原有的代际差异比较大,很难通过更换语言环境而彻底消除;二是因为在多元化的网络社会中,青年和中老年群体谁也无法掌握绝对的话语权,从而形成了相互制约、不断协调的动态代际关系
四、青年人网络参与的行为和态度
很多青年人表示在网络空间里,能更自由地发表言论,但其实他们对公共生活的参与程度并不深,尤其表现在对公共热点事件“看而不评”。数据表明,58.2%的青年人对公共热点事件选择只阅读,8.5%的青年人选择只转发,10.0%的青年人会跟帖评论,18.9%的青年人会转发并评论,还有4.4%的青年人表示不关心。由此可见,青年人对公共生活的关注程度较高,但并不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对此,《蓝皮书》认为,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复杂性和风险对青年人的网络参与造成了影响。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安全环境,加强对虚假信息、网络诈骗以及网络霸凌现象的监控、防范与治理,努力营造更加开放、包容、友好的网络环境,从而保护并激发青年人公共参与的积极性。
青年人也应该提高网络素养,不仅要通过提升自身的网络技术能力来增强信息获取和创新的能力,还要努力提升信息甄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创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和生活方式,更多地借助新技术参与公共生活,以正确的“打开方式”分享技术进步的红利。
最适合做第三部分标题的是:
本题解析:
根据文段可知,第三部分的前三个段落都在描写青年人随着网络发展和父母的亲密关系的变化及聊天中的代沟问题,第四段则总结了这些现象的原因。能够概括亲密关系和代沟这两个关键词的只有A项。
所以,选择A选项。
拓展
原文出自《数据显示过半青年人对公共热点事件“看而不评”》
近日,共青团中央发布了《中国青年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聚焦中国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情况,重点关注青年(18-34岁)群体的网络参与情况。
一、青年使用互联网的总体情况
数据显示,10-39岁群体占我国全体网民的73.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到30.0%,10-19岁、30-39岁群体占比分别为19.6%、23.5%。
即使是青年人内部,不同年龄段的人在互联网使用上也存在差异,《蓝皮书》以青年人使用QQ的情况为个案进行分析,发现16-25岁的青年人在QQ上的活跃度明显高于26-35岁人群,具体来看,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十点是16-25岁青年人QQ使用上的两个突起时间段,而这两个时间段恰恰是工作和学习八小时之外的时间,显示该群体的生活比较有规律.相反,在26-35岁人群中,这两个突起消失了,因为该群体中很大一部分人已经步入职场,生活节奏被职场制约。
二、青年互联网生活关键词: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
调查数据显示,青年被访者全部使用互联网与社交网络,且平均使用互联网的年限为11.2年,从连接网络的方式来看,青年最常用的上网方式是通过智能手机,占比高达87.9%
青年人使用最多的手机APP类型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社交类、游戏类与资讯类,分别占比100%、69.19%和65%,排名后三位的是医疗类、健康类和教育类。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对青年人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都有实质意义,相较于中年人,互联网对青年在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找到更多老朋友、发现好的机会和增加工作收入方面的影响更为显著。
三、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些青年人为了追求更好的个人发展,背井离乡,来到机会和选择更多的大城市,这些长期漂泊在外的青年很难与亲人、朋友保持亲密的社交关系,但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青年人有了维系人际关系的新途径。
数据显示,53.2%的青年人认为使用了社交网络之后与父母的联络频率有所增加,30.9%的青年人认为使用社交网络之后与父母的关系更加亲近,仅有2.2%的青年人认为使用社交网络之后与父母的关系比以前疏远。
虽然青年人在使用社交网络时,与父母的亲密关系得到改善和提升,但代际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仍然存在,调查中,42.6%的青年人认为,自已在聊天语言的使用上和父母存在代沟,37.3%的人认为在网络表情的理解上存在代沟。另外,在关注的信息类型、社交网络的使用习惯和使用频率上,也有一些青年人与父母存在代沟,占比分别是34.7%、27.9%和12.8%。
《蓝皮书》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因为两个群体原有的代际差异比较大,很难通过更换语言环境而彻底消除;二是因为在多元化的网络社会中,青年和中老年群体谁也无法掌握绝对的话语权,从而形成了相互制约、不断协调的动态代际关系
四、青年人网络参与的行为和态度
很多青年人表示在网络空间里,能更自由地发表言论,但其实他们对公共生活的参与程度并不深,尤其表现在对公共热点事件“看而不评”。数据表明,58.2%的青年人对公共热点事件选择只阅读,8.5%的青年人选择只转发,10.0%的青年人会跟帖评论,18.9%的青年人会转发并评论,还有4.4%的青年人表示不关心。由此可见,青年人对公共生活的关注程度较高,但并不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对此,《蓝皮书》认为,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复杂性和风险对青年人的网络参与造成了影响。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安全环境,加强对虚假信息、网络诈骗以及网络霸凌现象的监控、防范与治理,努力营造更加开放、包容、友好的网络环境,从而保护并激发青年人公共参与的积极性。
青年人也应该提高网络素养,不仅要通过提升自身的网络技术能力来增强信息获取和创新的能力,还要努力提升信息甄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创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和生活方式,更多地借助新技术参与公共生活,以正确的“打开方式”分享技术进步的红利。
根据《蓝皮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本题解析:
A选项“超过四成”表述错误,原文是“37.3%。
B项“晚上八点至九点”错误,原文是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十点。
C项“占比超过20%”错误,原文是19.6%。
所以正确答案是D。
近日,共青团中央发布了《中国青年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聚焦中国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情况,重点关注青年(18-34岁)群体的网络参与情况。
一、青年使用互联网的总体情况
数据显示,10-39岁群体占我国全体网民的73.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到30.0%,10-19岁、30-39岁群体占比分别为19.6%、23.5%。
即使是青年人内部,不同年龄段的人在互联网使用上也存在差异,《蓝皮书》以青年人使用QQ的情况为个案进行分析,发现16-25岁的青年人在QQ上的活跃度明显高于26-35岁人群,具体来看,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十点是16-25岁青年人QQ使用上的两个突起时间段,而这两个时间段恰恰是工作和学习八小时之外的时间,显示该群体的生活比较有规律.相反,在26-35岁人群中,这两个突起消失了,因为该群体中很大一部分人已经步入职场,生活节奏被职场制约。
二、青年互联网生活关键词: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
调查数据显示,青年被访者全部使用互联网与社交网络,且平均使用互联网的年限为11.2年,从连接网络的方式来看,青年最常用的上网方式是通过智能手机,占比高达87.9%
青年人使用最多的手机APP类型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社交类、游戏类与资讯类,分别占比100%、69.19%和65%,排名后三位的是医疗类、健康类和教育类。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对青年人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都有实质意义,相较于中年人,互联网对青年在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找到更多老朋友、发现好的机会和增加工作收入方面的影响更为显著。
三、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些青年人为了追求更好的个人发展,背井离乡,来到机会和选择更多的大城市,这些长期漂泊在外的青年很难与亲人、朋友保持亲密的社交关系,但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青年人有了维系人际关系的新途径。
数据显示,53.2%的青年人认为使用了社交网络之后与父母的联络频率有所增加,30.9%的青年人认为使用社交网络之后与父母的关系更加亲近,仅有2.2%的青年人认为使用社交网络之后与父母的关系比以前疏远。
虽然青年人在使用社交网络时,与父母的亲密关系得到改善和提升,但代际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仍然存在,调查中,42.6%的青年人认为,自已在聊天语言的使用上和父母存在代沟,37.3%的人认为在网络表情的理解上存在代沟。另外,在关注的信息类型、社交网络的使用习惯和使用频率上,也有一些青年人与父母存在代沟,占比分别是34.7%、27.9%和12.8%。
《蓝皮书》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因为两个群体原有的代际差异比较大,很难通过更换语言环境而彻底消除;二是因为在多元化的网络社会中,青年和中老年群体谁也无法掌握绝对的话语权,从而形成了相互制约、不断协调的动态代际关系
四、青年人网络参与的行为和态度
很多青年人表示在网络空间里,能更自由地发表言论,但其实他们对公共生活的参与程度并不深,尤其表现在对公共热点事件“看而不评”。数据表明,58.2%的青年人对公共热点事件选择只阅读,8.5%的青年人选择只转发,10.0%的青年人会跟帖评论,18.9%的青年人会转发并评论,还有4.4%的青年人表示不关心。由此可见,青年人对公共生活的关注程度较高,但并不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对此,《蓝皮书》认为,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复杂性和风险对青年人的网络参与造成了影响。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安全环境,加强对虚假信息、网络诈骗以及网络霸凌现象的监控、防范与治理,努力营造更加开放、包容、友好的网络环境,从而保护并激发青年人公共参与的积极性。
青年人也应该提高网络素养,不仅要通过提升自身的网络技术能力来增强信息获取和创新的能力,还要努力提升信息甄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创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和生活方式,更多地借助新技术参与公共生活,以正确的“打开方式”分享技术进步的红利。
下图展示了《蓝皮书》中青年人的哪一情况?
本题解析:
题目属于图表题,图表制作来自于数据,观察饼状图的分布可知对应的是文段第四大标题下的这一段落,数据58.2%,8.5%,10%,18.9%,4.4%可知有五个数据,而且分布程度与图表对应。
所以选择B选项。
近日,共青团中央发布了《中国青年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聚焦中国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情况,重点关注青年(18-34岁)群体的网络参与情况。
一、青年使用互联网的总体情况
数据显示,10-39岁群体占我国全体网民的73.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到30.0%,10-19岁、30-39岁群体占比分别为19.6%、23.5%。
即使是青年人内部,不同年龄段的人在互联网使用上也存在差异,《蓝皮书》以青年人使用QQ的情况为个案进行分析,发现16-25岁的青年人在QQ上的活跃度明显高于26-35岁人群,具体来看,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十点是16-25岁青年人QQ使用上的两个突起时间段,而这两个时间段恰恰是工作和学习八小时之外的时间,显示该群体的生活比较有规律.相反,在26-35岁人群中,这两个突起消失了,因为该群体中很大一部分人已经步入职场,生活节奏被职场制约。
二、青年互联网生活关键词: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
调查数据显示,青年被访者全部使用互联网与社交网络,且平均使用互联网的年限为11.2年,从连接网络的方式来看,青年最常用的上网方式是通过智能手机,占比高达87.9%
青年人使用最多的手机APP类型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社交类、游戏类与资讯类,分别占比100%、69.19%和65%,排名后三位的是医疗类、健康类和教育类。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对青年人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都有实质意义,相较于中年人,互联网对青年在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找到更多老朋友、发现好的机会和增加工作收入方面的影响更为显著。
三、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些青年人为了追求更好的个人发展,背井离乡,来到机会和选择更多的大城市,这些长期漂泊在外的青年很难与亲人、朋友保持亲密的社交关系,但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青年人有了维系人际关系的新途径。
数据显示,53.2%的青年人认为使用了社交网络之后与父母的联络频率有所增加,30.9%的青年人认为使用社交网络之后与父母的关系更加亲近,仅有2.2%的青年人认为使用社交网络之后与父母的关系比以前疏远。
虽然青年人在使用社交网络时,与父母的亲密关系得到改善和提升,但代际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仍然存在,调查中,42.6%的青年人认为,自已在聊天语言的使用上和父母存在代沟,37.3%的人认为在网络表情的理解上存在代沟。另外,在关注的信息类型、社交网络的使用习惯和使用频率上,也有一些青年人与父母存在代沟,占比分别是34.7%、27.9%和12.8%。
《蓝皮书》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因为两个群体原有的代际差异比较大,很难通过更换语言环境而彻底消除;二是因为在多元化的网络社会中,青年和中老年群体谁也无法掌握绝对的话语权,从而形成了相互制约、不断协调的动态代际关系
四、青年人网络参与的行为和态度
很多青年人表示在网络空间里,能更自由地发表言论,但其实他们对公共生活的参与程度并不深,尤其表现在对公共热点事件“看而不评”。数据表明,58.2%的青年人对公共热点事件选择只阅读,8.5%的青年人选择只转发,10.0%的青年人会跟帖评论,18.9%的青年人会转发并评论,还有4.4%的青年人表示不关心。由此可见,青年人对公共生活的关注程度较高,但并不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对此,《蓝皮书》认为,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复杂性和风险对青年人的网络参与造成了影响。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安全环境,加强对虚假信息、网络诈骗以及网络霸凌现象的监控、防范与治理,努力营造更加开放、包容、友好的网络环境,从而保护并激发青年人公共参与的积极性。
青年人也应该提高网络素养,不仅要通过提升自身的网络技术能力来增强信息获取和创新的能力,还要努力提升信息甄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创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和生活方式,更多地借助新技术参与公共生活,以正确的“打开方式”分享技术进步的红利。
根据这段文字,在外地求学的大学生群体,最有可能:
本题解析:
四个选项与文章一一对照:
A项,“手机中普遍安装医疗类APP”对照原文“青年人使用最多的手机APP类型……排名后三位的是医疗类、健康类和教育类”,描述错误。
B项,“与父母对网络表情的理解比较一致”对应原文“37.3%的人认为在网络……存在代沟。”表述不一致。
C项,对应原文第二个大标题“青年最常用的上网方式是通过智能手机,占比高达87.9%”。所以表述正确。
D项,“热衷于对公共热点事件发表见解”对应原文第四大标题下面的第一段“由此可见,青年人对公共生活的关注度比较高,但并不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说法不一致。
因此,选择C选项。
(二)
近日,共青团中央发布了《中国青年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聚焦中国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情况,重点关注青年(18-34岁)群体的网络参与情况。
一、青年使用互联网的总体情况
数据显示,10-39岁群体占我国全体网民的73.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到30.0%,10-19岁、30-39岁群体占比分别为19.6%、23.5%。
即使是青年人内部,不同年龄段的人在互联网使用上也存在差异,《蓝皮书》以青年人使用QQ的情况为个案进行分析,发现16-25岁的青年人在QQ上的活跃度明显高于26-35岁人群,具体来看,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十点是16-25岁青年人QQ使用上的两个突起时间段,而这两个时间段恰恰是工作和学习八小时之外的时间,显示该群体的生活比较有规律.相反,在26-35岁人群中,这两个突起消失了,因为该群体中很大一部分人已经步入职场,生活节奏被职场制约。
二、青年互联网生活关键词: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
调查数据显示,青年被访者全部使用互联网与社交网络,且平均使用互联网的年限为11.2年,从连接网络的方式来看,青年最常用的上网方式是通过智能手机,占比高达87.9%
青年人使用最多的手机APP类型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社交类、游戏类与资讯类,分别占比100%、69.19%和65%,排名后三位的是医疗类、健康类和教育类。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对青年人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都有实质意义,相较于中年人,互联网对青年在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找到更多老朋友、发现好的机会和增加工作收入方面的影响更为显著。
三、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些青年人为了追求更好的个人发展,背井离乡,来到机会和选择更多的大城市,这些长期漂泊在外的青年很难与亲人、朋友保持亲密的社交关系,但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青年人有了维系人际关系的新途径。
数据显示,53.2%的青年人认为使用了社交网络之后与父母的联络频率有所增加,30.9%的青年人认为使用社交网络之后与父母的关系更加亲近,仅有2.2%的青年人认为使用社交网络之后与父母的关系比以前疏远。
虽然青年人在使用社交网络时,与父母的亲密关系得到改善和提升,但代际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仍然存在,调查中,42.6%的青年人认为,自已在聊天语言的使用上和父母存在代沟,37.3%的人认为在网络表情的理解上存在代沟。另外,在关注的信息类型、社交网络的使用习惯和使用频率上,也有一些青年人与父母存在代沟,占比分别是34.7%、27.9%和12.8%。
《蓝皮书》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因为两个群体原有的代际差异比较大,很难通过更换语言环境而彻底消除;二是因为在多元化的网络社会中,青年和中老年群体谁也无法掌握绝对的话语权,从而形成了相互制约、不断协调的动态代际关系
四、青年人网络参与的行为和态度
很多青年人表示在网络空间里,能更自由地发表言论,但其实他们对公共生活的参与程度并不深,尤其表现在对公共热点事件“看而不评”。数据表明,58.2%的青年人对公共热点事件选择只阅读,8.5%的青年人选择只转发,10.0%的青年人会跟帖评论,18.9%的青年人会转发并评论,还有4.4%的青年人表示不关心。由此可见,青年人对公共生活的关注程度较高,但并不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对此,《蓝皮书》认为,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复杂性和风险对青年人的网络参与造成了影响。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安全环境,加强对虚假信息、网络诈骗以及网络霸凌现象的监控、防范与治理,努力营造更加开放、包容、友好的网络环境,从而保护并激发青年人公共参与的积极性。
青年人也应该提高网络素养,不仅要通过提升自身的网络技术能力来增强信息获取和创新的能力,还要努力提升信息甄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创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和生活方式,更多地借助新技术参与公共生活,以正确的“打开方式”分享技术进步的红利。
这篇文章没有涉及《蓝皮书》哪方面的信息?
本题解析:
对应文章第一段:
A项,“调查目的”——“聚焦中国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情况”;
B项,“关注群体”——“重点关注青年(18-34岁)群体”;
C项,“发布机构”——“共青团中央发布”;
均能找到对应信息,D项,“调查途径”,无中生有。
因此,选择D选项。
试卷分类:事业单位面试
练习次数:10次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26次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3次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6次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9次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7次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6次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7次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5次
试卷分类:综合应用能力
练习次数:3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