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幼儿中小学面试->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汇编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汇编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2-03-19 10:26

扫码用手机做题

试卷预览

1 问答题 1分

幼儿中小学面试,历年真题,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汇编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高中生物《体液免疫》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首先提问: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被病原体所包围,但是多数情况下我们并未感到不适,这是为什么?通过该问题引导学生复习人体的三道防线,由第三道防线引出体液免疫,从而导入新课。

(二)探究学习(系统讲解—强调核心)

1.观看flash动画,得到感性认识

让学生带着问题:体液免疫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观看flash动画,对体液免疫有整体感知。

2.分阶段学习体液免疫的过程

提出问题:你能描述这三个阶段的具体过程吗?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之后可以同桌间交流合作。5min后,教师就三个阶段依次提问学生,教师补充强调。

3.认识二次免疫

提出问题:生过天花或麻疹的人为什么一般终生不会再次患上这种病呢?你们认为是与哪种细胞有关?从而引出对二次免疫的讲解。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较为完整的体液免疫的概念。

(三)巩固提升

布置任务:画体液免疫的概念图。先独立构建概念图,完成后组内互相修改完善,之后选优秀作品展示评价。

(四)小结作业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总结,谈一谈今日课上的收获。以一道思考题为下节课细胞免疫做铺垫。思考题:如果病原体侵入细胞内,我们怎么消灭它呢?

布置作业,请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述天花病毒从空气侵入人体并被抗体消灭的整个过程。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体液免疫和体液调节是一回事吗?【专业知识类】

【参考答案】

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液、组织液等)运输,到达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

体液免疫是在体液中,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消灭抗原的特异性免疫。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设计类】

【参考答案】

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概述体液免疫的过程及概念。

【能力目标】通过借助flash动画、挂图和教材文字,归纳体液免疫的过程,提高分析、归纳和表达的能力;通过绘制体液免疫过程图,提高构建概念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进对自身的了解,关注体液免疫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 问答题 1分

幼儿中小学面试,历年真题,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汇编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设疑启思:高度分化的细胞,已经失去了继续分裂的能力,那它们还能像早期胚胎细胞那样,再分化成其他细胞吗?

激发好奇心。教师引出课题“细胞的全能性”。

(二)探索新知,讨论归纳

课件展示分析:1958年,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将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进行培养,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引出细胞全能性概念的学习。

独立阅读课本,展示总结细胞全能性的概念,是指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这种潜能我们称之为细胞全能性。

设疑:细胞为什么会有全能性?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总结: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中含有保持本物种遗传性的全部基因,这也就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根本原因。

【过渡】其实全能性已得到了推广应用,利用离体的组织或细胞培育成正常的植株,已成为常用的科学技术,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是怎样的呢?

出示课件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a、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器官、组织及细胞进行培养,使其再生完整植株的技术。

b、总体过程:离体组织、器官或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胚状体→植物幼体→新植株。

c、脱分化:是指细胞脱离原来植物体后,在培养基中进一步分化,由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d、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形成根、芽叫再分化。

【过渡引导提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吗?

多媒体课件演示多莉羊的克隆实验的过程。引导学生观看影片、结合教材内容,学生开始思考问题:动物细胞是否具有全能性?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同植物组织培养相比,在动物中做类似的实验要复杂和困难得多。克隆羊多利的培育,是将乳腺细胞的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培育成的,这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多媒体展示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图片】

快速繁殖花卉、蔬菜

拯救珍稀濒危物种等

(三)解决问题,巩固提升

【思考问题】组织培养和克隆技术的应用原理是( )。

A.所有细胞都具有分化能力 B.所有细胞都具有分裂能力

C.所有细胞的细胞核都具有全能性 D.所有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四)课堂总结,作业拓展

总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作业:进行关于“动植物组织培养成功实例”“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与人类健康”资料的搜集和分析,下节课与其他同学分享。

幼儿中小学面试,历年真题,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汇编

3 问答题 1分

幼儿中小学面试,历年真题,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汇编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设计情境,导入新课

熊在入冬之前要吃大量的食物,熊冬眠是靠体内的什么物质提供能量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学生回答,厚厚的脂肪,从而导入新课——《细胞中的脂质》。

(二)师生合作,讲授新课

脂质是不是我们常说的脂肪呢?

不是。肥肉、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属于脂质,脂质的含义更广。

脂质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组成脂质的元素主要是C、H、O,有些有N、P,它包括脂肪、磷脂、固醇。

1.脂肪

我们说的脂肪是脂质的一种,脂肪是我们平时比较熟悉的物质,像动物的肥肉、植物提取的油等都是脂肪,而脂质则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三类。

脂肪是我们常见的脂质,请问你们知道脂肪分布在哪些部位吗?

①动物的皮下组织、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

②许多植物的种子、果实中含有较多的脂肪,例如花生、芝麻、蓖麻、大豆、油菜种子等。脂肪是动植物重要的储能物质,人体在吸收了较多的其他物质之后,通常利用不完,像糖类物质。如果有剩余的话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这就是很多人吃甜食过多会发胖的原因;位于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解外界机械压力的作用,皮下的脂肪还具有保温的作用,胖子一般都比瘦子耐冷。

2.磷脂

磷脂是存在于所有细胞中的物质,我们之前说的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与其说是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不如说是磷脂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更为恰当,因为磷脂是构成细胞膜及其他细胞器膜的主要物质,是细胞膜的骨架。

磷脂在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及大豆种子中含量丰富,我们主要学习一下三种,即胆固醇、性激素及维生素D。

3.固醇:

代表物质:维生素D、性激素、胆固醇。教师出示实例,学生总结几种物质的分布与功能。

(三)图文结合,巩固提升

联系生活,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的脂质实例,并说明是属于哪种类型。

(四)总结课堂,作业拓展

小结: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作业:学生自己总结细胞内三大类有机物结构和功能特点,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脂肪水解后产物是什么?磷脂只是细胞膜的成分吗?

【参考答案】

脂肪水解后的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

磷脂由卵磷脂,肌醇磷脂,脑磷脂等组成。这些磷脂分别对人体的各部位和各器官起着相应的功能。人体所有细胞中都含有磷脂,它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磷脂对活化细胞,维持新陈代谢,基础代谢及荷尔蒙的均衡分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再生力,都能发挥重大的作用。

2.什么是生物膜系统,原核生物有生物膜系统吗,为什么?核糖体是几层膜?

【参考答案】

细胞生物膜系统是指由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由于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都涉及细胞膜或细胞器膜,所以通常称此系统为生物膜系统。而原核生物是没有核膜以及各种细胞器膜的。所以它没有生物膜系统。

核糖体是0层膜。

4 问答题 1分

幼儿中小学面试,历年真题,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汇编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减数分裂的概念,提问:为什么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播放减数分裂的过程,学生初步感知之后,引出新课。

(二)探究学习(系统讲解—强调核心)

先整体播放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询问学生:这期间发生了哪些具体的变化呢?引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的具体学习。

展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图片:组织学生分组结合有丝分裂说出间期特点——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体积稍稍增大,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展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片:依靠画图重点讲解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和交叉互换的概念。

展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图片: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有丝分裂总结特点——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展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片:指导分析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分别展示自由组合时的2种情况。学生讨论分析得出: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展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图片:强调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提问有无同源染色体?原因是什么?

(三)巩固提升

让学生自己尝试画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图,并进行展示评价。

(四)小结作业

1.学生总结本节所学。

2.思考减数第一次分裂过后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会继续发生怎样的变化才会形成精子,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说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以及设计板画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1)过程: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2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形成4个子细胞。

精细胞经过复杂的变形成为精子。

(2)设计板画时要注意虽然减数第二次分裂同有丝分裂很像,但是没有同源染色体。

2.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教学重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以及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和交叉互换的概念。

教学难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

5 问答题 1分

幼儿中小学面试,历年真题,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汇编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设计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2016年10月17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十一号的发射图片,提问神州十一号携带蚕宝宝的原因,学生回答进行基因突变。教师提问,为什么在太空中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导入新课——《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二)师生合作,讲授新课

1.基因突变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将致癌因子和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联系起来。结合现实生活讲解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介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和日本原子弹爆炸的资料,介绍吸烟的危害,介绍亚硝胺和黄曲霉素。学生总结出基因突变的原因。

2.基因突变的特点

出示图片:棉花正常枝与短果枝;水稻高杆与矮秆;果蝇长翅与残翅;鸡的直羽与卷羽;人正常色觉与色盲;正常人与白化病。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1)图片中有动物、植物还有人的例子,突变有什么特点?(普遍性:植物、动物和人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发生在什么时期?哪些细胞发生基因突变?(随机性: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任何细胞中。)

(3)既然任何生物发育的任何时期都有可能发生突变,那是不是突变很容易发生?(低频性: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同一种生物不同的基因突变频率也不一样。)

(4)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究竟好不好?(多害少利性:有的不好,如白化病、色盲;有的好,如小麦矮秆能抗倒伏,微生物抗药性突变等。)

(5)能不能只让生物进行有利突变呢?(不行,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教师总结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性,不定向性,随机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让学生进行举例解释,巩固本节课所学。

(三)图文结合,巩固提升

学生合作,再次举出新的实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

(四)总结课堂,作业拓展

小结: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作业:可遗传变异中还有一种方式是基因重组,这又是怎样的变异方式呢?又有何特点呢?课下预习。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举出几个基因突变的实例?

【参考答案】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21三体综合征、普通羊群中出现了短腿的安康羊以及太空椒等实例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例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正常人的红细胞是圆饼状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却是弯曲的镰刀状的。这样的红细胞容易破裂,使人患溶性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遗传病。

2.针对本节课,你采用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根据本节课内容,我设置了如下教学目标:

(1)概述基因突变产生原因并举例说明基因突变有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自然突变频率低和多害少利等特点。

(2)收集资料并探究和讨论,实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

(3)收集我国有关人工诱变的事例,培养探究、创新精神和爱国情怀。

6 问答题 1分

幼儿中小学面试,历年真题,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汇编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播放影片:非洲草原上鹰捕食兔子的过程,学生观察。

根据多媒体影片提出问题:

(1)我们的能量来自哪里?(2)照射在草地上的太阳能都被我们吸收吗?

(3)我们吸收了太阳能后,这些能量有哪些去向?

学生思考,产生兴趣,教师引出课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二)提问引导,探索新知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学生开始思考三个问题,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归纳总结三个问题答案。

【过渡引导设置提问】

兔子能把草吃的干干净净吗?(学生思考回答)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兔子有什么问题要问呢?

【多媒体展示问题】

(1)我们摄入的草的能量都被我们吸收同化了吗?我们体内的能量来源该如何描述?

(2)我们吸收了能量后,这些能量有哪些去向?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并总结能量来源、去向:

来源: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教师讲解摄入量和同化量的关系:同化量=摄入量—粪便中所含能量。

去路:①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热能散失,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等);②分解者所利用;

③被下一营养级同化;④未利用。

同上学生思考,自主总结展示鹰的能量来源和去路,教师做点评。

(三)解决问题,巩固提升

【思考问题】孤岛求生,身边有一些玉米,有一只鸡。先吃哪个?

学生讨论并总结答案。

(四)课堂总结,作业拓展

总结:请同学们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作业:回去之后大家寻找一个实例,并用该节课的原理去描述。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如何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参考答案】

地球上生命的生存与发展,完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的单向流动和物质周而复始的循环推动了一切生命活动的进行。因此,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核心,也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从能量流动来看:生物个体的生命活动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着能量,能量是推动生物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动力。不论哪种生物,只有不断地获得能量,才能生活下去。同样,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其生存与发展也离不开能量的供应。也就是说,能量必须不断地从无机环境输入到生物群落中,并沿食物链(网)这个渠道进行传递,才能维持群落中各种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消失就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只有深入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才能发现并深刻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并运用能量流动的特点和规律指导生产实践。

2.本节课的教学应用了探究性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具体有哪些步骤和特征?

【参考答案】

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主要包括:(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等几个步骤。而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则体现在:(1)学生对自然事物与现象主动地去研究,经过探究自然的过程获得知识;(2)为了研究自然而培养所需要的探究能力;(3)有效地形成认识自然基础的科学概念;(4)培养探究未知自然的积极态度;(5)通过探究活动而学得的知识是科学概念而不是文字知识。

7 问答题 1分

幼儿中小学面试,历年真题,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汇编

幼儿中小学面试,历年真题,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汇编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所学: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重要概念。设疑:多倍体是怎样形成的呢?在实践中有何应用价值呢?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多倍体育种

教师投影展示:二倍体草莓、多倍体草莓的图片。提问:多倍体的自然成因是什么?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看图可知,多倍体植物各器官均较二倍体大,果实中含营养物质多。如四倍体水稻的干粒重是二倍体水稻的二倍,蛋白质含量提高了5%~15%,可见多倍体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过渡:下面,我们以“三倍体西瓜的培育过程”为例,学习多倍体在实践中的应用。

师生根据图示学习、讨论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

让学生自主画出染色体的变化情况,并思考如下问题:

(1)为什么以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滴在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

(2)获得的四倍体西瓜为何要和二倍体杂交?联系第一问,你能说出产生多倍体的基本途径吗?

(3)三倍体西瓜为什么没有种子?真的一颗都没有吗?

(4)每年都要制种,很麻烦,有没有别的替代方法?

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之后派代表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归纳。最后,用流程图表示多倍体育种的过程。

幼儿中小学面试,历年真题,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汇编

【答辩题目解析】

1.获得的四倍体西瓜为何要和二倍体杂交?说说产生多倍体的基本途径。

【参考答案】

杂交可以获得三倍体植株。多倍体产生的途径为: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2.单倍体中可以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但是也可以有多个染色体组,对吗?

【参考答案】

对,如果本物种是二倍体,则其配子所形成的单倍体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如果本物种是四倍体、六倍体等多倍体,则其配子所形成的单倍体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染色体组。

8 问答题 1分

幼儿中小学面试,历年真题,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汇编

幼儿中小学面试,历年真题,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汇编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首先提问: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被病原体所包围,但是多数情况下我们并未感到不适,这是为什么?通过该问题引导学生复习人体的三道防线,由第三道防线引出体液免疫,从而导入新课。

(二)探究学习(系统讲解—强调核心)

1.观看flash动画,得到感性认识

让学生带着问题:体液免疫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观看flash动画,对体液免疫有整体感知。

2.分阶段学习体液免疫的过程

提出问题:你能描述这三个阶段的具体过程吗?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之后可以同桌间交流合作。5min后,教师就三个阶段依次提问学生,教师补充强调。

3.认识二次免疫

提出问题:生过天花或麻疹的人为什么一般终生不会再次患上这种病呢?你们认为是与哪种细胞有关?从而引出对二次免疫的讲解。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较为完整的体液免疫的概念。

(三)巩固提升

布置任务:画体液免疫的概念图。先独立构建概念图,完成后组内互相修改完善,之后选优秀作品展示评价。

(四)小结作业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总结,谈一谈今日课上的收获。以一道思考题为下节课细胞免疫做铺垫。思考题:如果病原体侵入细胞内,我们怎么消灭它呢?

布置作业,请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述天花病毒从空气侵入人体并被抗体消灭的整个过程。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体液免疫和体液调节是一回事吗?

【参考答案】

不是一回事。

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液、组织液等)运输,到达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

体液免疫是在体液中,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消灭抗原的特异性免疫。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概述体液免疫的过程及概念。

2.通过借助flash动画、挂图和教材文字,归纳体液免疫的过程,提高分析、归纳和表达的能力;通过绘制体液免疫过程图,提高构建概念图的能力。

3.增进对自身的了解,关注体液免疫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9 问答题 1分

幼儿中小学面试,历年真题,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汇编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马拉松长跑的视频,教师旁白: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km、历时2h以上的极限运动,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耗300g糖类。血糖可以补充肌肉因运动而消耗的糖类。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0.8~1.2g/L(80~120mg/dL),全身的血量大约为5L。

提问:(1)根据材料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跑多长时间?

(2)长跑时消耗了大量的葡萄糖,你认为血糖的浓度会下降吗?

(3)研究表明,在长跑过程中,尽管血糖在不断被消耗,但它的含量基本维持在0.9 g/L左右。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补充?

(4)饭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到了体内,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计算,之后讨论交流。各学习小组代表汇报结果,师生共同评价、分析、完善,得出正确答案。

提出问题:机体调节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有哪些呢?顺势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探讨的结果,尝试自主归纳总结,之后ppt展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图,教师精讲。

过渡:当机体处于长期饥饿或肝功能不强时,血糖浓度会降低。血糖含量过低时,体内细胞缺少能量供应,就会出现头昏、心慌、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血糖浓度过高时,会使葡萄糖从肾脏排出,形成糖尿,造成体内营养物质流失,同样有损健康。因而,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组织和器官能量的供应,维持人体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人体内血糖是怎样保持平衡的呢?

2.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平衡的调节

提问:初中我们学习过哪种激素能影响血糖的含量?(胰岛素)

过渡:除了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也与血糖的调节密切相关。

投影胰岛,展示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说明它们所分泌的激素。

提问: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如何通过控制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来调节血糖的平衡呢?

归纳总结:胰岛素通过抑制来源和促进去路来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来源和抑制去路来升高血糖。

(三)巩固提高

要求小组讨论并绘制血糖调节机制示意图,将其投影展示。

(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留作业: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糖尿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都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三个来源: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三个去向: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

2.胰岛素为什么只能注射,不宜口服?

【参考答案】

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消化分解为氨基酸,而没有了胰岛素的功能,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10 问答题 1分

幼儿中小学面试,历年真题,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汇编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结论,并引出科学家因为提取的DNA的纯度不高,表示对实验结果的怀疑。那么赫尔希和蔡斯究竟是如何做的呢?从而引出新课。

(二)新课展开

1.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的前提条件

提问学生:T2噬菌体的结构特点,侵染过程分别是什么?

(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侵染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2.介绍实验的过程

利用挂图呈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讲解其中的关键步骤,辅助学生理解。

(1)首先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DNA含有32P标记和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然后,用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提问学生:为什么不直接标记噬菌体?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噬菌体的繁殖依靠大肠杆菌,后代中的原料都来自于寄主大肠杆菌所以要想标记噬菌体我们必须要标记大肠杆菌,不能直接标记噬菌体。)

(2)离心后,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发现:用35S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用32P标记的一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沉淀物中。提问学生: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因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时候,将遗传物质DNA注射到大肠杆菌内,蛋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菌外,在离心后DNA随着细菌沉在下方,蛋白质外壳因为质量轻而在上清液中。)

(3)进一步观察发现细菌裂解释放出的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却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提问学生:想一想,这一结果又说明了什么?

(实验结果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因此,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DNA遗传的。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三)提问巩固,小结作业

1.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选用了结构十分简单的生物——细菌或病毒,以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哪些优点?

2.作业:结合两个实验分析DNA作为遗传物质所具备的特点。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遗传物质的特点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 (1)结构稳定;

(2)能够自我复制;

(3)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4)能发生可遗传的变异。

2.请问这节课你是如何突出学生主体性的?

【参考答案】

因为整个实验的过程比较抽象复杂,所以我采用了挂图和多媒体的方式展示,比较直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用具。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引导,但未将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进行提示和指导,这也是突出学生主体的一个体现。

其他考生还关注了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