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学《雷雨》,教师导入:“20世纪30年代,年仅23岁的曹禺
教学《雷雨》,教师导入:
“20世纪30年代,年仅23岁的曹禺在清华园创作了一部四幕剧:在幻想、憧憬、挣扎、嚎叫之后,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火热人生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除了生命毁灭的沉默和黑暗之外,《雷雨》到底还有多少未解之谜?究竟还能告诉我们多少人性的启示?今天,我们就以探究者的身份,走近曹禺,走进《雷雨》。”
对该教学导入的评价恰当的是( )。
导入中讲的故事是《雷雨》中最惊心动魄的情节,教师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故A项评价恰当。步步设疑,带着问题学习比泛读故事更能抓住学生的心,“负担”一说有误,B项评价不恰当。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导入的效果,设疑语言平淡不得,C项评价不恰当。“探究者”是对新课标探究式学习的实践,“不符合高中学情”一说错误,D项评价不恰当。
有“泥土诗人”之称的诗人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明朝初年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将下列各项按所表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是( )。
①不惑②垂髫③花甲④加冠⑤而立⑥古稀⑦半百
下列国家中,建造了胡夫金字塔的是()。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