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专业实际,论述高等学校为什么要遵守“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1)这条教学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科研化,同时将教学活动体现于科研过程,使科研活动教学化,共同实现高等学校的职能。该原则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独立性、创造性特点的反映,也是高等学校一条特殊的教学原则。
(2)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其中培养人才是基础,培养人才与科学研究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密切结合,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从某种意义来说,科学研究是“源”,培养人才是“流”,但是大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才能在教师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所以,教学是科研的基础,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是“源”与“流”,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另外,高级人才应当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高等学校的教学,要求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通过科学训练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与学术水平。由此可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是反映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高等学校的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
(考生可结合实际展开论述)
怎样培养学生积极悦纳自己的态度?
当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是( )。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辅导的任务和策略是什么?
动机具有三种功能:一是( )功能;二是( )功能;三是强化功能。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阐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的基本内容,谈谈其对学生品德教育的启示。
发散思维有三种基本特性:( )、灵活性或变通性、( )。
简述不良品德矫正的心理策略。
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意识的、主动的和系统的知觉过程,也称为( ),它包含有理解、思考的成分,是有意知觉的高级形式。
某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兴趣容易转移、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善于交际等特点。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