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案例说明】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人教版高中
【案例说明】
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案例l与案例2分别是两位教师的主要教学过程。
【案例1】
【案例2】
问题:
(1)请从课程基本理念的角度,写出案例1与案例2教学设计的异同点。(12分)
(2)根据材料,分析两位教师主要运用了哪一种教学策略。(8分)
(1)相同点:案例1和2都是对课程的基本理念加以运用。在案例1和2中均有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两个案例都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理念。案例1中学生随机选取化验单,向医生请教如何看懂化验单,医生带领学生参观各种先进的检验设备,讲解各种化验知识。案例2中学生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完成“体温的日变化规律”的调查等,都体现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同点:案例1和2的侧重点不同,案例1更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中学习相关知识。案例2更注重的是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探究。
(2)第一位教师主要运用的是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到医院检验科参观学习,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并增强团队精神。
第二位教师主要运用的是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整个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并让学生将自己小组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