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案例:李老师在“数据的处理与统计”一节课的教学中,首先向学生
案例:
李老师在“数据的处理与统计”一节课的教学中,首先向学生演示如何插入、移动、删除工作表,随后演示了一些常用公式的应用方法,并布置了层次学习任务。
第一层任务:模仿老师创建一个有数据的工作表,该工作表是一个公司的年终奖统计表。
第二层任务:自主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公式的运用,学会求和、求平均数等操作。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函数完成老师给的计算任务。
很多同学在完成第一层任务后,都觉得第二层任务难度太大,甚至某些同学放弃了操作。
问题:
(1)李老师主要采用什么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李老师设计的两层任务水平上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改进
(1)李老师主要采用的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任务驱动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的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做中学、学中做的一种教学方法;
李老师之所以要进行分层次的任务设计,原因如下:
①关注基础水平。学生的水平各不相同,分层的任务可以满足不同起点学生的需求;
②依据认知特点的不同。
(2)李老师设计的两层任务水平上来说梯度太大,跳跃性太强,不适合学生的学习。
改进后的任务如下:
任务一:模仿老师创建一个有数据的工作表,该工作表是一个公司的年终奖统计表。
任务二:在老师的教导下了解常用的函数及公式,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任务三:自主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公式的运用。学会求和、求平均数等操作。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函数完成老师给的计算任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对高中数学的评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