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师:【A】我们来看一个片段,希区柯克.一个悬念大师。1963年拍摄的一个片子,叫做《群鸟》。在看的时候。不要忘记思考两个概念:第一,力量问题,谁更有力量。第二,笼子问题,在这个影片里面.有没有笼子?
(观看《群鸟》片段,看完后,十几秒沉默)
师:谁更有力量?
生:我觉得是鸟更有力量。
师:我们再次朗读《珍珠鸟》开头那句话。
生:(齐读)“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他一定没有见过这景象——真可怕!
师:【B】鸟儿会这么凶狠.鸟儿会这么有力量。影片中有笼子吗?
生:没有。
师:好,没有笼子,请坐。呵呵,有一位同学高高地举起了他的手,你来说。
生:我认为这影片中是有笼子的。
师:在哪里?
生:当我们看到那个汽车、电话亭和房子的时候,我忽然脑子里萌生了这样一种想法——
鸟被放出来,人被关在笼子里了!
(众大笑,鼓掌)
师:【C】我们就顺着这位同学的思路继续探讨。假设鸟儿接下来控制了整个地球,而我们成了珍稀动物,你被关在了笼子里面.你会怎么想到课文里那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如果有一只鸟,它心情很愉快,笔尖流泻下一时的感受。(生笑)笼子里关看的。假设我们是“珍珠人”。(生笑)好,我请同学来谈一谈感受:如果你在笼子里面,你如果看待信赖?你如何看待美好?你追求怎么样的境界?
(同桌讨论,完善思路,而后教师提问)
生:我认为如果人被关在笼子里的话……
师:【D】不是“人被关在笼子里”,是“我被关在笼子里”。
生:如果我被关在笼子里的话,我肯定会感觉没有自由。
以上是某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的教学实录片段,以下对其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但不能轻易容忍学生的“错误”,有的“错误”必须改正。如这段教学实录,一字之差,一谬千里,教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反而更能够使学生产生当头棒喝的效果.避免走入思维的误区。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