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按下列要求进行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按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
教学内容:鉴赏教学——高亢的西北腔(《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10分)
(2)确定教学重难点。(10分)
(3)针对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和发声练习的具体教学策略与过程。(15分)
教学设计《高亢的西北腔》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初步感受西北的音乐风格和音乐情绪,逐步产生学习西北民歌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总结出西北民歌风格形成的内在原因。
3.知识与技能:了解民歌的基本特征和西北民歌“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的风格、地域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
2.对三首民歌进行剖析,并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教学难点:
分析歌曲的旋律运行、节奏特点,把握西北民歌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欣赏民间歌手阿宝演唱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视频。
教师播放视频片段并提问:请同学们回答一下。我们欣赏的是哪里的民歌?同学们从音乐风格方面来说一下,这首歌曲其有什么样的风格特点?听完歌曲你有什么样的听觉感受?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一望无垠的西北地区,进一步深入感受、体验一下独特的西北民歌。
2.教师展示课件,出示课题。
二、教授新课
1.教师播放课件,展示我国西北地区区域轮廓图(教师介绍西北地区省份)
2.欣赏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请同学们说说聆听后的感受以及这首民歌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1)教师播放两段演唱视频(专业歌手演唱版和当地农民即兴演唱版)。哪种更能体现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你们感受到了西北民歌的哪些风格特征?一
归纳:用当地方言演唱,让人觉得更“地道”、更“有味”;真假声结合的演唱唱法;大量运用衬词;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伏;节奏舒展、自由。
(2)认识“花儿”这一西北民歌体裁。(教师点击播放课件介绍“花儿”)
(3)引导学生分析歌曲。(学生讨论)
这首“花儿”跟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一样,带给我们高亢、悠扬、开阔起伏的听觉感受。下面我们从这首歌曲的形式要素人手,深入分析一下这首歌曲,共同来探究形成这种听觉感受的真正原因。
①旋律
这首歌曲的旋律只有一个乐段,分上下两个大乐句。旋律中多次出现上行四度大跳音程,上行四度音程本身具有开阔明朗的气质,音程re—so1的多次出现,使歌曲显得明朗辽阔、开阔悠扬。乐曲整体运行音程跨度较大,使歌曲的旋律线大幅度地高低起伏进行。这种旋律的进行就仿佛在我们眼前展现出了一幅山峦起伏不断的画面。正因为旋律线大幅度高低起伏的进行,还有装饰音的运用,比如前倚音、下滑音……再加上西北地区人民特有的粗犷、豪放的性格,所以我们觉得它的旋律高亢、悠扬、辽阔。
②节奏
再看它的节奏,每一个小乐句前半句节奏比较紧凑,收得比较紧。而后半句多出现长音,给人突然放开的感觉。这种前紧后松、前收后放的节奏类型,给人感觉弹性感很强,使节奏显得舒展、自由。另外,由于自由延长音记号的运用(教师夸张的示范),使这首歌曲的节奏显得更加的自由、舒展。
③歌词
除了歌词以外,衬词(括号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的大量运用是西北民歌的一个典型特点,它使歌曲在演唱时显得更加高亢、悠扬、辽阔,具有浓郁的西北民歌风味。
(4)再次欣赏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
进一步感受一下西北民歌的这些风格特点。(教师点击再次播放该歌曲的当地农民即兴演唱版)
3.欣赏陕西民歌《脚夫调》
(1)认识另一最具代表性的西北民歌体裁——“信天游”。(教师点击播放介绍“信天游”的课件)
(2)欣赏陕西民歌《脚夫调》。
欣赏前教师简略介绍一下“脚夫”。
引导学生们带着以下两个问题去欣赏这首歌曲:
①这首歌有什么风格特点?属于信天游的哪种类型?
②这首歌曲表达了脚夫什么样的心情?
教师播放两种不同风格的演唱视频(原生态歌手演唱版和当地农民即兴演唱版)。(学生讨论、交流)
归纳:歌曲表达了脚夫赶脚时那种寂寞惆怅,思乡、思亲人的复杂心情,同时又表达了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歌曲属于信天游中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类型。信天游深受西北地区人民的喜爱,当地有一种说法:“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可见信天游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引导学生自己从歌曲的旋律运行及节奏两方面分析歌曲。
4.欣赏山西民歌《刨洋芋》
引导学生们带着以下两个问题去欣赏这首歌曲:
①这首歌曲表现了歌唱者什么样的心情?
②这首歌曲体现了民歌什么样的特点?
(1)教师播放女声独唱《刨洋芋》。(学生思考、讨论)
归纳:歌曲表达了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体现了民歌演唱的即兴性以及民歌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真正表现人民的喜怒哀乐的特点。
(2)引导学生学唱歌曲。
5.课堂总结
(1)总结西北民歌的特点。(点击课件)
引导学生在欣赏的三首歌曲的旋律中找一找西北民歌旋律运行的主要框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西北民歌风格特征的认识。
(2)引导学生共同分析西北民歌风格形成的内在原因。(学生讨论、交流)
归纳:西北地区独特的生活环境。以及当地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生活条件、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民风、民俗等等多种因素都对民歌的风格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巩固与提高
1.引导学生演唱或欣赏一些熟悉、喜爱的西北民歌或具有西北民歌风格特点的创作歌曲。
师:西北地区丰富的民歌成为很多作曲家创作的源泉。他们成功地借鉴了西北民歌的元素,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歌曲。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除了今天欣赏的这几首歌曲之外,还有哪些熟悉的西北民歌?同学们会唱哪些有西北民歌特征的创作歌曲?这里我选了几首,同学们会唱哪几首?
西北民歌:《走西口》《赶牲灵》《蓝花花》《五哥放羊》《绣荷包》《三十里铺》《黄河船夫曲》;创作歌曲:《黄土高坡》《一无所有》《我热恋的故乡》《心中的太阳》《少年壮志不言愁》《信天游》《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西部放歌》。(学生演唱,教师指引,范唱)
2.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具有民歌特征的创作歌曲深受喜爱的原因。(学生讨论、交流)
归纳:这类歌曲由于吸收了民歌的音乐元素.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心声,抒发了人民的内在情感,所以听起来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让人倍感亲切。这些歌曲一经推出,便很容易为人民所接受,因而广为传唱起来。
四、课堂小结
我国西北地区虽然自然环境恶劣,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却以他们坚强、勇敢、乐观的生活态度。给人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如:高亢嘹亮的西北民歌、敦煌莫高窟、青海塔尔寺、秦始皇陵兵马俑等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要研究它们、发掘它们,更要去保护它们,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投入到轰轰烈烈的西部大开发建设中去。最后,让我们在王宏伟的《西部放歌》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下课!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 )。
在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被毛泽东主席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 )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 )。
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