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案例:顾老师采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用将近一学期的时间组织高中
案例:
顾老师采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用将近一学期的时间组织高中生学习《肖像画创作》。他首先让学生研究“什么是肖像画”,除了要求学生了解肖像画的形式,还要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和人文内涵,并相互交流;其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师,了解其生平,体会作品传递的情感,借鉴大师的风格来表现对象:最后又引入了美国内尔·诺丁斯的“关怀理论”,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并怀着崇敬的心情创作一幅令自己敬爱、感动的人物的肖像画。
问题:请从三维目标的角度简要评价该课教学。
《肖像画创作》是属于高中选修课程《绘画雕塑》模块的课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深入学习和理解肖像画创作的造型语言,了解肖像画创作的技法和步骤。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相关材料、技法创造性地创作一幅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肖像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喜欢运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顾老师基本上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顾老师能够使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肖像画创作的造型语言,并创作一幅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肖像画。但是对于绘画技法上讲解不够,学生不能了解肖像画的创作过程和方法。缺少学生展示和交流的环节,不能充分体现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