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某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针对《善于调控情绪》这一课设定的三维教学目
某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针对《善于调控情绪》这一课设定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青少年时期情绪易波动、不稳定的特点,让学生明白情绪需要个人主动调控的道理。
2.知道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
二、能力目标
掌握一些情绪调控的有效方法,养成能够比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懂得调控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提高学生正确分析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的能力。
2.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
问题:该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存在哪些问题?请指出问题并予以改正。
(1)教学目标书写顺序错误。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的书写顺序应该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而该教师书写教学目标的顺序刚好相反。 (2)目标的行为主体仍然是教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采用以学生为行为主体的表述方式。该教师在知识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当中都出现了“使学生……”“让学生……”和“提高学生……”以教师为主体的表述方式。正确的表述方式应该为“了解”“明白”和“提高”。
(3)三维目标制定混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的第一点提到“提高学生正确分析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的能力”属于能力目标的范畴,不应该放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当中。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