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常见的酸和碱的内容标准:了解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和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有关“常见的酸和碱”的部分内容如下:
【实验10—1】将8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食醋、石灰水、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一组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向另一组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讨论: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和说明,试分析这四种物质中,哪些可能是酸溶液,哪些可能是碱溶液?
【活动与探究】
(1)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
(2)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得到指示剂;
(3)试验指示剂在食醋、石灰水、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每小组可以自制1~2种指示剂)
讨论:交流实验结果,比较所制得的指示剂中,哪些在酸或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明显?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与酸和碱有关的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技能。
要求:
(1)谈谈你对该处“常见的酸和碱”的教学价值的认识。
(2)根据上述三段材料,完成“常见的酸和碱”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叙述。
知识点】化学教学设计能力——常见的酸和碱
(1)①从物质系统看,酸和碱是两大物质类别,化学性质丰富,且在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学生应该对其有所了解。
②酸和碱是生活中重要的物质,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利用酸和碱的性质精制产品。保证化学反应的适宜条件等。
③酸和碱的学习丰富了学生对身边物质的认识,让学生对物质的认识方式从一种物质到一类物质。具有了初步推断物质性质的意识和能力。
(2)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认识紫色石蕊、酚酞这两种酸碱指示剂;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有关的实验。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及用指示剂检验酸、碱溶液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有关的实验。进一步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逐步树立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
二、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
三、教学过程
续
以下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中“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的相关内容,设计一个教学方案。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公平的含义较广泛,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各个领域。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的区别。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形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材料:在外出旅游时,我们既会看到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又会看到游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
教师提问:比较图1和图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与游人“到此一游”式涂鸦的区别。
学生一:前者是一种文化创作,具有文化内涵,能保存和传播书法、诗词等中华传统文化。前者与景观融为一体,能给人以关感,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也能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
学生二:后者“到此一游”的涂鸦虽然字写得没那么漂亮,但这是游客的自由,况且也不伤害其他人,所以也无伤大雅。
教师:学生一的回答非常好,学生二的回答完全错误,各位同学千万不要向他学习。
问题:请运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的相关知识,分析该教师对两位学生的评价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传统教学具有注重预设,忽视课堂生成的倾向。新课程教学主张在预设的前提下,关注生成,引导生成,强调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然而,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仍有不少教师,或忽视生成,或回避生成,或压制生成,从而把生成扼杀在了萌芽状态,或是让生成“花自飘零水自流”。众所周知,建构主义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课堂生成也要坚持建构主义的指导,对生成的引导、利用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对生成的建构过程。一教师教学《政治生活》中的“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课前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就教材涉及的反腐败问题,师生共同列举了一些干部收受贿赂的事例。突然,一位学生在下面嘀咕:“当干部没有好下场!”教室里一下热闹起来:某机关一位干部违法了,某镇一个镇长被判刑了,某学校一位校长被撤职了……教师原来设计的教学思路立刻土崩瓦解,课堂陷入了混乱。而此时教师却无奈地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嘛,毕竟还有很多好干部”。
请根据建构主义知识,分析这位教师的不当之处。
某老师想激发学生对高中政治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依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的相关理论,请给该老师提几条建议。
材料:
中学生楚某自从结交了几个游手好闲的社会青年后,逐渐变得不思进取,经常逃学旷课,
迷恋网络游戏,经学校多次教育仍不思悔改,受到了学校的纪律处分。毕业后,他进一步发展到敲诈勒索一些中学生,甚至盗窃财物、参与赌博,最终被人民法院判刑。
问题:(1)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楚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
(2)谈谈这一案例对教师的启示。
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利用惠若琪的磨、丁霞的乱、朱婷的强、张常宁的守、龚翔宇的多变,巧妙布局,协调攻守,终于战胜塞尔维亚队,勇夺冠军。这给我们的启示与下列诗句相同的是( )。
移动支付是指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对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进行结算的一种方式。随着移动支付手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通过移动支付方式完成交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移动支付对货币流通的影响是( )。
①货币流通速度加快②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
③货币周转次数减少④货币的实际供应量增加
新技术不断刷新着人们的生活。游客徐先生提前通过某景区的微信预定了该景区的门票,通过支付宝支付后,当天直接到景区窗口取票。使用支付宝( )。
①使货币基本职能发生了本质性变化
②没有改变商品交换的本质
③相当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④使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清明奠英烈,精神永传承。2017年4月5日,西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组织陕西省富平县杜家小学、田村小学14名留守儿童祭扫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杨虎城24岁自赋诗:“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这首诗至今仍激励着无数华夏儿女。下列选项与该诗句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①天意从来高难问,人生由命非由他
②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物暴长者必夭折,功卒成者必亟坏
当下,我国很多地方摊贩经营非常活跃,但存在经营不规范现象。有的地方以建立固定经营场所的方式给小贩提供经营空间,加强市场管理,规范摊贩的经营行为。促进这类个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 )。
①实现按劳分配的收人分配原则 ②扩大政府调控范围
③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就业④方便群众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