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夫②君子之有,静③以④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⑤无以⑥明志⑦,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语文专项训练

夫②君子之有,静③以④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⑤无以⑥明志⑦,非宁静无以致远⑧。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⑨,非志无以成学。淫漫⑩则不能励精⑾,险躁⑿则不能治性⒀。年与时驰⒁,意与日去⒂,遂成枯落⒃,多不接世⒄,悲守穷庐⒅,将复何及⒆!

注释:①选自《诸葛亮集》卷一(中华书局2009年版)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讶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②(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③(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④(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⑤(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⑥(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⑦(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⑧(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⑨(广才)增长才千。⑩(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⑾(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⑿(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⒀(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⒁(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 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⒂(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⒃(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⒄(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⒅(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⒆(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20分)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设计教学目标应从三个维度考虑,确定的依据来源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情况分析。

更新时间:2021-09-16 04:45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试述教学时间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阐述人木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木位的价值取向的观点主张,并予以分析评价。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教学结构确定的步骡。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教育对政治的正向功能。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当代教育目的社会价值取向的确立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教育回归生活的必然性。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教育对文化的正向功能。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农业社会的教育中古代学校的共同特征。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教育功能

查看答案
问答题

课堂教学设计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