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遇见①“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

遇见

①“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一次次的遇见会让你离她越来越近。

②初读易安居士的词,令我印象深刻的不仅是诗词中清丽隽秀的巧妙比拟,亦有闰中人的一点愁怨。让人不由想起戴望舒《雨巷》中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读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时,使我眼前一亮。我不禁构想出这样一副画面:雨后被濯洗过的绿叶,掩不住那衰败的花,诗人在其中踽踽独行,拈起一瓣花瓣,随口吟出这样一阙清丽脱俗、感叹韶华易逝的词。她的愁,如无边细雨般,数不胜数吧。

③后来,无意中读到李清照的生平,才知道这位绝世才女的一生竟是颠沛流离,青年时随夫被卷入党派纷争,中年时遭遇宋人不堪回首的靖康之耻,之后接连遭受丧父、丧夫之痛。她将这些痛苦都化为了愁肠百转,蕴散在了词句之间。“凝眸处,从此又添一段新愁。”这是她缱绻的深情。“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这是她空有才华、一往深情却无处安放的慨叹,从此再没有一个琴瑟和鸣的如意郎君与她共赏一轮明月。那不是一个小家碧玉的愁肠百结,而是她生命苦难背后深切悲痛的真情流露。

④打开宋词,你可能遇到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伤,遇到醉翁“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的沉郁,迎面撞到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掏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回首瞥见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卿卿我我……这些诗词长河中翻卷的浪花,姿态万千。千年已过,遇到他们,依然熠熠生辉,给我以生命的感悟和面对生活的力量。有了这种遇见,我们的生命才得以恣意绽放,并且以最美的姿态,展现生命的价值,哪怕你我只是生活中的泡沫,却也坚强,却也绚烂。

⑤再读《漱玉词》,爱恨情仇尽在其中,浅唱低吟犹在耳畔。遇见李清照,月满西楼。

请指出该习作的一个优点,并结合习作具体分析。(12分)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习作的评价与分析。评价学生习作,可以从主题、结构、内容、语言、情感等多个角度着手。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就是有很多诗句的引用,考生可以从这个角度着手答案。

更新时间:2021-09-08 10:51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谈谈你对数学新课程所提倡的评价方式与方法的认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评价工具主要有哪几种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你认为课堂教学语言技能应主要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结合“平行四边形”一则教材内容,谈谈分析与处理教材的方法.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下面给出“变量与函数” 一节的教学片段: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从小学步入初中到现在的八年级这段时间里,你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年龄增长了;个子长高了;知识增多了;体重增加了;

课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在进行知识技能教学时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下面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和八年级教材中关于“统计”的教学内容及安排:

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 统计调查

实验与探究

10.2 直方图

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教学活动

八年级下册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 数据的代表

20.2 数据的波动

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求几种统计量

阅读与思考 数据波动的几种度量

20.3 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数学活动

(1)请你结合新课程和新理念,谈谈在初中阶段加强“统计”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说明可能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结合具体例子说明,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注意哪些因素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案例分析:如图,有一长条型链子,其外型由边长为1cm的正六边形排列而成.其中每个黑色六边形与6个白色六边形相邻.

(1)若链子上有2个黑色六边形,则此链子有几个白色六边形

(2)若链子上有35个黑色六边形,则此链子有几个白色六边形 你是怎样得到的

(3) 如果用n表示有黑色六边形的个数,那么此链子有多少个白色六边形 与同伴交流.

分析问题一:请教师尽可能用多种解法解答第(3)个问题,并简要分析“多样化”的解题策略设计的作用.

分析问题二:一个好的课堂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结合本案例,简要论述数学教学中应如何体现新教材学习目标

查看答案
问答题

课堂随机评价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建立点和一对有序实数对应的重要工具, 是学习函数及其图形的基础,是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方法应用的背景. 请你针对这一教学内容(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6.1.1节《有序数对》), 写出教学过程设计中的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 (不需整堂课的设计).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