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名师预测卷5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名师预测卷5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介绍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及运算时的注意事项。

(2)如指导高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含义: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为一份时,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注意事项: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3)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出示教材主题图。

2.引导观察.交流信息。

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二、动手操作,探究意义

(一)复习除法的意义

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1)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2)学生利用教具操作(3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1)学生用算式表示刚才摆的过程.教师巡视,选取典型案例。(2)教师板书规范写法:7÷2=3(盘)……1(个)。(3)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7、3、2、1各表示什么?明确“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们把它叫作余数。

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1)比较两次分草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随学生的回答课件呈现下表。

物品几个一份分的结果算式表达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名师预测卷5

(三)理解商与余数名数的确定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师引导:第1小题算式中每个数分别在图中表示哪个部分?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完成教材“做一做”第2题。(这一题涵盖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比较发现两小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理解商与余数名数的确定。

三、观察比较,发现关系

(一)合作探究

在实物投影仪上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学生观察思考用4根小棒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

1.小组合作:用8根、9根、10根……15根、16根小棒摆出独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还剩多少根?(每组准备的小棒根数不同,共分成以下9种情况)

2.根据摆出的小棒图,列出除法算式。

(二)交流反馈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名师预测卷5

(三)观察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观察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2.组织学生讨论:(1)你们发现余数有什么规律?(2)余数可能是4、5、6……吗?为什么?

(3)余数和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4)学生举例验证。

3.教师小结并板书:余数<除数。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体会商与余数的名数的确定方法。

2.填一填:()÷6=7……口。思考:口里可以填哪些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集体交流。明确根据“余数要比除数小”来确定余数。

五、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1.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2.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更新时间:2021-09-03 21:48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

  • A.推理论证能力
  • B.运算求解能力
  • C.数据处理能力
  • D.几何作图能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 A.知识
  • B.能力
  • C.个性
  • D.品德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 A.班级
  • B.学校
  • C.家庭
  • D.社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 A.热爱教育事业
  • B.热爱学生
  • C.教书育人
  • D.开拓创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
  • B.文化
  • C.科学技术
  • D.政治经济制度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