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说一说,想一想:1、说一说,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说一说,想一想:

1、 说一说,你的脸型像说明形状、五官有哪些特点?也可以请同学来补充。

2、 2.你想突出自己的哪个特点,你打算怎么画?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什么是肖像画?肖像画要着重表现什么?什么是自画像?

(2)……试拟定教学目标。

(3)…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肖像画是人物画的一种,专指描绘人物形象 之画。可分为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肖像画着重刻画人物本身特定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神韵,以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自画像是指艺术家为自己所绘的肖像作品。

(2)教学目标:

①了解自画像的基本方法,抓住人物的形象特征,大胆表现。

②在观察讨论中学会自画像的表现方法,在创作中用比较自由的方式表现。

③培养作画的兴趣,使其热爱画画,在大胆作画中树立自信心,提高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3)教学过程:

环节一:游戏导入——抓小偷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做个游戏,同学们都来当一回小警察。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 一个小偷偷了大袋大袋的钱向我们走来,同学们要赶快记住他的样子,他的脸型是什么样的, 发型是什么样子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是什么样子的。就在这时来了一个警察,可是警察并不知道小偷长什么样,于是有人向警察提供了四张图片。同学们,你们这些小警察看看谁才是小偷?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在

游戏中学会观察和区别面部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找到动力。

环节二:师生互动、交流

师:在刚刚的游戏中,小朋友们都很聪明,根据小偷的特征抓住了小偷。那么接下来,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带来的镜子,说说自己的特征,你是什么脸型呢?什么发型?五官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要仔细地从上往下观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根据自身情况,培养并练习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环节三:指导观察

①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己的外貌。

师:小朋友们,刚刚大家都很仔细,观察出了自己的特征,也说得非常好,那么接下来,我们开始绘画笑着的表情。

②观看一组笑着的图片,观察笑着的五官分别是什么样子的(眉开眼弯嘴上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培养兴趣。环节四:创作指南

内容:自画像。绘画步骤:

①确定脸型;②添加发型;③绘画五官(眼睛在脸一半的位置);④自己设计衣服。

要求:

①画自己的头部或半身;②有表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促使他们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来绘画,从而让学生热爱作画, 在大胆作画中树立信心。

环节五:评价展示

将全班同学的自画像展示在黑板上,通过学生自评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教师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对同学们的作品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抓住面部特征作画的意识。

环节六:课后拓展

回家画一幅《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并展示给他们看。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通过课后小活动更亲近家人、朋友。

?

【参考答案】

(1)肖像画是人物画的一种,专指描绘人物形象之画,可分为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它通过着重刻画人物本身特定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神韵,获得形神兼备的效果。肖像画一般是指艺术家为自己所绘的肖像作品,成为自画像。

(2)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脸形、五官的特点,并能够运用绘画的方法表现自己。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能够认识脸形与五官的特点并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进行创作,提高造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增强对自己的了解从而增强自信心。

(3)新授环节:

活动一:仔细观察,感受特点

①教师多媒体展示班级同学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几位同学中哪位同学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发型不同、五官大小与形状不同、脸型不同等。

②设置“照一照,看一看”的活动:请学生拿出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并且说一说自己在脸型、五官与头发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总结:脸型有方形、椭圆形、圆形;

五官:眼睛(大、小)、鼻子(高、低)、嘴巴(厚、薄);

头发:长发、短发、辫子。

③演一演:请一位特征明显的学生上台表演喜怒哀乐的表情。

【设计意图】运用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眼、脑,去发现物象特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看、说、演进一步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及人物表情的无穷变化。

活动二:教师示范,学生体验

①讲解演示作画方法:请学生说说老师的脸部特征,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在大画纸上分步画自己。边画边讲作画方法:根据脸型勾画轮廓;添画头发和五官(抓特点、添表情);上色(可线描);可用夸张手法画自己(教师示范几个被夸张的自画像)。

②布置活动要求:仔细观察自己面部的特征,老师再根据学生的提示,画出自画像。通过这样的师范,无疑给学生的描绘提供了“拐杖”,进一步帮助学生将脑中已有的感性知识具象化。

更新时间:2021-09-13 05:48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

  • A.激发兴趣
  • B.引起注意
  • C.丰富想象力
  • D.分化概念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

  • A.推理论证能力
  • B.运算求解能力
  • C.数据处理能力
  • D.几何作图能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 )。

  • A.参观法
  • B.演示法
  • C.情境教学法
  • D.欣赏教学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 A.学生
  • B.教学内容
  • C.教师
  • D.教学环境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被毛泽东主席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 )

  • A.统一了蒙古
  • B.建立了元朝
  • C.灭亡了南宋
  • D.创立了行省制度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 )。

  • A.下棋
  • B.战场
  • C.戏台
  • D.房间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