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日月潭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10分)

(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人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答案要点:《日月潭》一文,通过优美的文字描述了台湾省日月潭的美丽风光,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作者分别从日月潭的位置、名字的来历、清晨、中午两个时间点着手展示曰月潭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我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让人体会那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答案要点:,

①熟读课文,了解日月潭名字的来历以及美丽的风景;能够认识附、环、绕等10个生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体会日月潭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答案要点;

导入:同学们,咱们学习过关于祖国的美景的课文,谁能够说一说咱们的祖国母亲美不美呀?(美)

那么你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呢?(如果去过,请学生说一说,如果没有去过则继续进行)

今天咱们一起来到了宝岛台湾,下面咱们要一起欣赏宝岛台湾的美景。请各位小旅客们系好安全带,我们的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在飞行的过程中,会有专业导游为我们讲解所看到的美景,请各位小旅客们要听仔细了哦!(朗读同时播放多媒体画面和音乐)

设计理由:从学过的课文入手,让学生明白本课文的中心思想,同时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道德教育。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祖国美景,一是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则可以深化德育。

通过播放飞机模拟语文,请学生系好安全带的情景,将学生带入旅行环境,进入课文学习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下,学生以高度的注意力对本课内容进行了一个大概了解,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更新时间:2021-09-11 10:38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规定: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材料二:

课文摘录:

唐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 2000 多位诗人创作的近 5 万首诗歌,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为千古绝唱。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水平,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

这一时期,书法、绘画、雕塑、舞蹈等大放光彩。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魏晋南北朝的绘画,成就斐然。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他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他的代表作。隋唐的画坛,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寺很多。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真题

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怎么办呢,去罗马!那可是传说中的“上帝之城”,教皇的所在地,最接近上帝的地方。路德满怀期待地启程又满怀失望地回来了。为什么呢?因为路德发现自己被骗了:这哪里上帝之城?罗马灯红酒绿,神职人员不学无术、声色犬马。把灵魂交给这样的群体,怎么可能进天堂?路德想,看来得救还是得靠自己。从罗马回来后,路德专注于对于原始经典《圣经》的研究,获得了神学博士的学位。这一时期,他开始摆脱罗马教会的权威理论,对得救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了自己的独立见解。

问题:

(1)对这位教师的讲述,你如何评价?请说出你的理由。(6 分)

(2)历史教师在讲授有关思想史的内容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0 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材料一:

下面是某校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中的一道试题。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真题

材料二: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真题

问题:

(1)这道题主要考查了什么内容和能力,难易度如何?(6 分)

(2)请从学生知识和题目命制两个方面,分析学生误选 D 项的原因。(6 分)

(3)针对上述原因,教师应采取哪些改进策略?(4 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材料:

1905 年 8 月 9 日,在美国的调停下,日、俄在美国的朴茨茅斯开始谈判。9 月 5 日,日俄两国签订《朴茨茅斯和约》,重要条款包括:①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独占利益;②俄国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南满铁路及有关特权均无偿转让给日本;③以北纬 50 度为界,将库页岛南部及其附近岛屿让给日本;④俄国在中国东北撤兵,除辽东半岛外,东北的一切地方均交还中国。

——摘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问题:

(1)材料中所说的《朴茨茅斯和约》签订的历史背景是什么?(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和约对中国造成的危害。(8 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高中与初中历史教学衔接应注意的问题。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师应注意哪些问题?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法国大革命前夕,“旧制度”的危机有哪些主要表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论一位科学家时说,他“因为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 17 世纪的科学”。这位 科学家指的是( )。

  • A.牛顿
  • B.门捷列夫
  • C.达尔文
  • D.爱因斯坦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据统计,福建宁德地区的粮食产量从 1978 年的 70 万吨提高到 1983 年的 82 万吨;1992 年全区 16.6 万个贫困 户累计解决温饱 16.1 万户。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B.农业税的取消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D.扶贫攻坚计划的开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规定取消旧的公行制度、允许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交易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
  • B.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
  • C.1860 年中英《北京条约》
  • D.1898 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