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020年真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根据上述

(2020年真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专项训练,第五章教学设计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音乐)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

(2)(音乐)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

(3)(音乐)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学唱1、2乐句”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歌曲特点:《小松树》是一首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儿童歌曲,全曲采用四二拍,C大调,将少年儿童比喻成小松树,在党的阳光哺育下茧壮成长,表现了少年儿童蓬勃向上、坚定勇敢的精神风貌。歌曲旋律明快,,结构工整,句式整齐。是一首琅琅上口、具有行进节奏的歌曲,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

(2)①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音乐的喜爱,体验长大的自豪,增强自信心。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和他人合作练习,学生能够会唱并创编《小松树》,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③知识与技能:通过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风格,学生能够用坚定、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

(3)①聆听乐曲,感受旋律

教师播放《小松树》的音频,并提问:“歌曲有怎样的情绪?”

生:活泼、欢快的情绪。(教师做鼓励性点评)

教师:那我们就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来一起学唱一下歌曲吧。

设计理由:通过聆听歌曲学生对于歌曲有了直观的认识,可以为后续的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②教师引导学生学唱1、2乐句

教师弹奏钢琴范唱,在1、2乐句高音3以及高音1处,用科尔文手势来引导学生准确把握音高。在第一乐句中,带领学生用击拍练习的方式,学习第二小节的附点音符。在学生对1、2乐句有了进一步的学习之后,引导学生完整的演唱1、2乐句。

设计理由:循序渐进,运用一些音乐活动,解决歌曲中的难点,为准确的演唱歌曲做好铺垫。

③采用合作式学习,巩固1、2乐句的演唱。将学生分组,依次分组进行演唱。小组演唱时,别的小组跟着小声哼唱。所有小组结束演唱时,教师点评。

学生根据点评,自己练习演唱。

教师弹奏钢琴,全班进行合唱。

设计理由:让学生分组演唱有利于发现不同学生在演唱时存在的问题。合唱时可以让全体学生体会音乐韵律的美,并加强巩固练习成果。

更新时间:2021-09-14 04:32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

  • A.推理论证能力
  • B.运算求解能力
  • C.数据处理能力
  • D.几何作图能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 A.知识
  • B.能力
  • C.个性
  • D.品德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 A.班级
  • B.学校
  • C.家庭
  • D.社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 A.热爱教育事业
  • B.热爱学生
  • C.教书育人
  • D.开拓创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
  • B.文化
  • C.科学技术
  • D.政治经济制度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