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020年真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根据上述

(2020年真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专项训练,第五章教学设计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数学与科学)什么是众数?众数有什么特点?

(2)(数学与科学)如指导高年段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

(3)(数学与科学)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概念: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就叫众数。

特点:①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②众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当众数出现的次数越多,它就越能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状况,并且它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到一组数据的大致情况。众数是在统计分布上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点的数值,代表数据的一般水平,可以不存在或多于一个。

(2)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初步认识众数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以及众数的特点。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掌握众数的特点,并能将众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利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乐趣,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教学过程:

一、导入:根据课本情景提问题

用课件出示课本中20名候补队员的身高情况,请学生们仔细观察,通过小组讨论,试着找出数据的特点。

二、新授:1.引导学生思考并计算出候补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与中位数。

学生回答:候补队员身高的平均数:1.475米;候补队员身高的中位数:1.485米。

教师总结:平均数与中位数可以体现数据的一方面趋势,我们还可以通过数据出现的次数体现出数据明显的集中趋势。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①老师想问问大家,在这组数据中,哪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

②学生讨论:1.52米出现的次数最多。

③教师总结:.上面这组数据中,1.52出现的次数多,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三、巩固与小结:

同学们都了解了众数的定义,那么请大家谈一谈,说一说,众数与平均数、中位数相比,有什么特点?

学生集体谈论: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设计理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发现,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组之间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处理,让学生能够将数学与生活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更新时间:2021-09-28 01:33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

  • A.推理论证能力
  • B.运算求解能力
  • C.数据处理能力
  • D.几何作图能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 A.知识
  • B.能力
  • C.个性
  • D.品德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 A.班级
  • B.学校
  • C.家庭
  • D.社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 A.热爱教育事业
  • B.热爱学生
  • C.教书育人
  • D.开拓创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
  • B.文化
  • C.科学技术
  • D.政治经济制度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