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参与性原则
幼儿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环境的创设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教育过程。环境创设过程本身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
(1)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因为,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这一事情本身,就是在向他传递一个重要的、甚至对其终身发展都有用的信息:“我们是这个环境的小主人,我们有能力影响自己的生活!”
(2)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能切实地体验到自己做的事对集体的影响。比如大家一起收拾活动室,擦桌子、扫地、整理玩具,把活动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参与这一过程会使幼儿切实地感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环境的创设要依靠大家的力量,如布置活动室的墙面,大家分工。有的剪、有的画、有的贴,要让墙面布置得漂亮,需要幼儿齐心合力,不光顾自己做,还必须商量、听别的小朋友的意见,相互帮助。这样,幼儿能够切实地去感受集体的力量,发展合作的意识.并实际地提高相互合作的技能和能力。
总之,在参与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幼儿发展、学习、创造、合作,这是对幼儿最好的教育,其效果决不亚于教师创设的现成环境。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