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入园后出现哭闹行为并拒绝入园,请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策略。
入园焦虑是幼儿最初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环境的改变而导致心理上的恐惧、焦虑和不安,并伴有哭闹、不喝水、遗尿等行为和现象。幼儿对幼儿园这个环境感到非常陌生,经常用哭闹来表达他们心中的不安,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 (1)安全需要的暂时性缺失
幼儿在家里一直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刚入园时突然和亲人分离,从早到晚面对的是陌生的教师、小朋友和环境,加上活动的相对不自由和一系列集体生活规则的约束,幼儿在心理上会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会觉得安全受到威胁,有的幼儿表现得很拘谨,有的幼儿则会大哭大闹。
(2)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和对幼儿园作息制度不习惯导致的不适应
由于幼儿身心各方面机能发展不完善,且独生子女家庭占多数,所以一部分幼儿会缺少一定的自理能力(如吃饭、盥洗、穿脱衣服、上厕所)。当幼儿独自面对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时,如果不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就会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受挫,不愿意上幼儿园。
(3)亲子依恋关系质量对幼儿分离焦虑的影响
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内心安全感强,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信任,愿意主动去探索学习。这类幼儿在入园时,能比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但矛盾型或回避型依恋的幼儿内心安全感较弱,对周围世界不信任,容易产生较强的分离焦虑。
解决策略
(1)家长角度
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节奏和要求,提高幼儿的适应性。同时家长可以多和幼儿聊一聊幼儿园开心的事情,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喜爱之情。
(2)教师角度
教师要用亲切的态度、温和的语言,补偿幼儿的情感缺失,引起幼儿愉快的情绪,从而有效解除幼儿的焦虑。同时教师要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让幼儿感受幼儿园生活的快乐和有趣,从而适应并喜欢幼儿园生活。
(3)家园合作角度
教师应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主动和家长交流幼儿在园情况,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以便共同帮助幼儿克服不良的情绪。家长要多与教师沟通,了解幼儿在园情况。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