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要说明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多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5)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6)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7)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展开阶段的优点和问题进行评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在器乐合奏课中,学生在演奏《瑶族舞曲》音乐主题时总是出现合奏不整齐,不熟练,不和谐的现象,陈老师指导学生有表情地视唱主旋律声部,学生有了一定进步,然而再次合奏排练时,还是出现了各声部配合不整齐的现象。
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基本理念,分析老师教学中的优点与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材料)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学生
教学内容:藏族舞蹈
教学重点:掌握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及其组合
教学任务:根据指定的音乐和所学的基本动作及组合,自主创编藏族舞蹈。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
3.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
编配二声部合唱
要求: (1) 参考1-2小节,运用模仿(可以是任何一种模仿)的手法为3-8小节编配低声部旋律。
(2)上下两声部形成呼应关系。
下列哪项不适合作为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的课堂教学活动?
乐队首席在管弦乐队中的位置是
欣赏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鸟雏的舞蹈》时,老师以图形语进行导听。这个教学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关注哪些音乐要素?
在学唱戏曲唱段时,老师要求学生先聆听范唱,再调整自己的演唱,力求准确表现戏曲唱段的特点跟韵味。这一活动过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哪项能力?
胡老师想确认管乐队学生是否已学会吹奏乐器《红旗颂》,最适合采用下列哪种评价方式?
"在音乐课上聆听音乐《歌唱祖国》时,学生能够辨识A乐段和B乐段”,依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中认知领域层次的分类,这属于哪个认知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