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要使用大量直观形象的教具,以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讲到“大象用鼻子把狼卷起来”,总是用手做出“卷”的动作;说到“大象把狼扔到河里头”,又用手作出“扔”的样子。孩子们也学着老师的样子做出相应动作,脸上会露出会意的笑容。
[问题1][简答题]
(1)此事例体现了儿童思维发展中的什么特点?
[问题2][简答题]
(2)根据该特点,教师应如何有针对性地教学?
(1)此案例体现了儿童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特点,常常依靠具体形象甚至是实际行动来理解。
(2)根据此特点,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教学: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教学插图等直观教具、丰富的体态语言来辅助教学。②对儿童的教育既要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又不能只限于儿童现有的水平,而应该适当超前。③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让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取得丰富的知识经验,能够使儿童的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④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实践,对外界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提高判断、推理和解的水平,是很有益的。⑤结合日常生活也可以给儿童准备各种材料,引导他们进行思维。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