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请根据以下故事写一篇活动设计。微笑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

请根据以下故事写一篇活动设计。

微笑

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小鸟为朋友唱歌,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小蜗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小兔走过小蜗牛的身边,小蜗牛向着小兔微笑。小兔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小蜗牛想:“对呀,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小蜗牛又一想,“可是,怎么样让朋友们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蜗牛想出了好办法。第二天,他把很多信交给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给了森林里的朋友们。朋友们拆开信,信里是一张画。画上的小蜗牛正在甜甜地微笑。森林里的朋友们也都微笑起来,他们说:“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

要求写清楚设计意图、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以及活动过程。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活动名称:微笑(中班语言教育活动) 设计意图:

现代社会中,部分家长对幼儿过度呵护,导致幼儿缺乏一定的爱心,缺乏关心他人的意识,不懂得关心别人的方法。因此设计这节活动,旨在通过微笑的展露,向幼儿进行情感教育,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活动目标:

1.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并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2.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发展感受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名称、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使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及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

活动难点:能主动帮助别人,愿意给别人带来快乐。

活动准备:

1.小蜗牛写给小朋友的一封信:亲爱的老师和小朋友,当你觉得孤单或不开心的时候,请记住你的朋友小蜗牛正对着你微笑。

2.信封一个,收信人为快乐中班小朋友,寄信人为一只微笑着的蜗牛。

3.故事图片。

4.圆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具,导入活动主题

(1)出示小蜗牛的信,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师:今天老师收到一封写给小朋友们的信,是小蜗牛寄来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小蜗牛写了什么吧。

(2)想不想知道小蜗牛为什么会寄这封信?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名字叫《微笑》。

2.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1)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只运用丰富的表情、优美的背景音乐来表现故事。

(2)故事讲完后,进行简单提问:①故事中有哪些角色?②小蜗牛做了一件什么事?

(3)森林里的小动物收到小蜗牛的信,心里感到怎样?

(4)教师小结:微笑能给孤单的人带去快乐,能让难过的人高兴起来。

3.看图片分段理解故事,幼儿欣赏

教师分别提问:

(1)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看看小动物们在为自己的朋友们做什么?(小鸟为朋友唱歌、小猴为朋友摘香蕉、小兔为朋友送信)

(2)小蜗牛心里为什么着急?(因为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3)小蜗牛后来做了什么?他把微笑送出去了吗?

(4)朋友们都说小蜗牛了不起。什么叫了不起?你们有没有觉得小蜗牛很了不起呀?为什么?

(5)教师小结: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到了要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

4.迁移故事主题,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幼儿自由发言。说说自己是怎样为大家带来快乐的。

(2)制作“微笑”标志:

①老师给每个幼儿分发两个圆形卡片来制作“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

②请幼儿把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另一标志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在分享中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美工区将自己和好朋友的微笑画下来。

更新时间:2021-09-09 13:14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指出下面案例中教师的言行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 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 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 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而且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 习题。教师有选摔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 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 “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为什么说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生产力对教育有些什么制约作用?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学记》的教育思想。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查看答案
问答题

设计教学法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导生制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教学大纲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班级平行管理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