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大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尝试新鲜刺激的事物。在平时的户外活动中

大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尝试新鲜刺激的事物。在平时的户外活动中,幼儿总爱做一些跳上跳下的动作。幼儿园的草地上布置了一些木桩,这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户外活动时,孩子们经常在木桩上走来走去,而有些年龄较小、运动能力较差的幼儿则不敢到木桩上玩,也有些孩子在木桩上玩时没有安全意识,一会儿跨跳,一会儿蹦上蹦下,十分危险。

请根据以上材料设计一个大班健康领域的活动方案,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活动名称:快乐跳木桩(大班健康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大胆地进行跳跃,萌发自我保护意识,体验参与木桩游戏的快乐。

2.认识到“跳”可以锻炼腿部的肌肉和身体平衡能力。

3.能够双脚并拢在高度不同的木桩上跳上跳下。

活动准备:

大小、高矮不同的木桩,音乐《健身操》,三个接力棒,一个口哨。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调动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木桩林。木桩林最近要举行一场比赛,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木桩就是为活动准备的,这个活动可有趣了,让我们也一起参与活动吧!在参与活动之前呢,我们先来做一下热身运动,请小朋友们站在木桩前。我们跟随音乐做操。”

2.快乐跳木桩

(1)自由跳木桩,引导幼儿认识到“跳”可以发展腿部的肌肉。

师:“现在我们先来自由跳木桩,就是从地面跳到木桩上,然后再从木桩跳回到地面上。”

幼儿自由练习在木桩上跳上跳下,教师巡视,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并鼓励不敢跳的幼儿大胆地跳,告诉幼儿可以发展腿部的肌肉,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2)双脚跳木桩,引导幼儿认识到“跳”可以发展身体平衡能力。

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要领。

跳上木桩:双脚并拢用力往木桩上跳,要同时落在木桩上,注意要落在木桩的中间位置,膝盖可以稍弯曲保持平衡,跳的过程中可伸展双臂,这样身体可保持平稳。

跳下木桩:双脚并拢同时起跳,前脚掌首先着地,然后整个脚面轻轻落地,膝盖微曲保持身体平稳。

⑦幼儿练习双脚跳木桩。

请幼儿按要求练习跳木桩,鼓励胆小的幼儿可在低一点的木桩上跳,熟练了再在高一点的木桩上跳。

(3)木桩接力赛。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双脚跳木桩,现在我们可以来比赛了,今天我们进行跳木桩接力赛。”

①教师讲解比赛玩法和规则。

首先将幼儿分成三组,幼儿各自站在木桩前,教师以吹口哨开始,第一个幼儿跳上木桩再跳下(一定是双脚跳木桩),将手里的接力棒传送给第二个小朋友,依次跳传,先完成的小组获胜。

②幼儿开始比赛(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结束游戏,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

活动延伸:

在放松活动时,教师可引导幼儿思考这些木桩是怎么来的,引导幼儿观察木桩上的年轮。

更新时间:2021-09-12 14:17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相承的美德。例如,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中华传统美德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结合时代和实践的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青年一代肩负的光荣使命。

要求:

(1)请设计一个符合该教学内容且具有实际生活特点的教学情境。(9分)

(2)根据思想品德新课程理念,结合上述教材内容,依据情境教学的原则,设计相关教学活动方案。(17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材料:下面是某校初三年级的一道单元测试题。

某校初三(1)班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同学们唱响了梦想之歌,阅读同学们的梦想,回答下列问题。

小林:我的梦想是爸爸不再为找工作奔波、奶奶不用为看病犯愁、我家也能住进新房子。

小敏:我的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像钱学森一样,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小明:我的梦想是我的人生能一帆风顺.没有任何风吹雨打!

(1)小林的梦想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现阶段怎样的国情

(2)“小敏的梦想”的实现有助于实现“小林的梦想”,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面对小明的梦想,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问题:请运用新课程理论和评价理念,对上述试题的设问进行简要评析。(20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材料:下面是某老师执教《难报三春晖》一课的教学实录片段。

预习作业:请每位同学在预习单中,分别填写出“父母为我做的事”和“我为父母做的事”

亲爱的同学:

回望自己与父母共同相处的日子,有许多甜蜜和幸福,也有些许不快和烦恼,请你仔细回忆,用心填写“父母为我做的事”和“我为父母做的事”。再次走进你的父母,与他们展开心与心的对话,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期待着你的精彩。中学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第一版块:【平安是一种期盼】

教师:展示学校门口父母接送孩子的两幅照片。问题:同学们有没有觉得很熟悉 这是在哪里 发生在什么时候

学生:略。

【过渡】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我们都能在学校门口看到这样的场景:家长焦急地等在校门口。

【看图说话】

1.你是否有过父母接送的经历

2.曾经有过这样经历的同学,你现在回想起来,有什么感想

3.没有经历过的同学,你们曾经是不是也希望自已能有家长接送,现在给你一个机会,你愿意让他们接送吗 (待学生回答后,与学生一起分享老师自己的故事)

4.父母为什么乐意不厌其烦地接送子女,他们的用意是什么,你能明白吗

学生:略。

【过渡】同学们说了自己的想法,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再次走进父母,去听一听他们的心声。

教师:展示采访父母的视频。(父母心声袒露:车辆增多担心交通安全、居住地到学校交通不便、怕孩子路上贪玩学坏、担心孩子遇到坏人、利用接送时间和孩子交流)

【过渡】爱就要大声说出来,对于父母我们更应该如此。

1.请结合“爱的清单”与大家一起分享:父母为你做的哪一件事让你印象最深刻。

学生:略。

2.请结合“爱的清单”与大家一起分享:你做的哪件事让父母最开心。

学生:略。

【总结】其实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是无法用一张清单列完的,因为他们对我们倾注了太多的心血,给予了太多的关怀,他们给予我们生命,期盼我们健康、平安、快乐。

问题:请运用思想品德课程与教学理论,分析该教学实录片段是如何体现“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的课程理念的。(20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下面是《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成长中的我”主题中的一条内容标准:中学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问题:该内容标准如何体现“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 (12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法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离开了宪法,法律秩序就不可能存在。”这一观点的理解。(12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我国现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分配方式.这一分配方式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 )

  • A.集体主义原则
  • B.公正原则
  • C.以人为本原则
  • D.诚实守信原则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我国,公民之间建立有效合法的收养关系,需到( )。

  • A.人民法院登记
  •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 C.儿童福利院登记
  • D.街道办事处或村民委员会登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对有身体伤疾的人士应使用“残疾人”“智力障碍者”等词语,这体现了要尊重公民的( )。

  • A.人格尊严权
  • B.受教育权
  • C.生命健康权
  • D.劳动权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当前,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主导地位,这说明( )。

  • A.文化就是经济和科技
  • B.文化是社会精神力量
  • C.文化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
  • 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锡剧出自江南,江南的轻柔与小桥流水,孕育出《双推磨》《珍珠塔》式的清新风格。川剧出自巴蜀,重庆的火辣味道和云贵的奇诡风俗催生出“变脸…‘喷火”艺术的瑰丽色彩。这主要说明( )。

  • A.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生活
  •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C.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反作用
  • 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查看答案